第539章黑衣娘娘(1 / 2)
“是啊,我们住在附近的人,做了个非常奇怪,而且相同的梦。梦里头,有个黑衣服看不清五官的人,催我们赶紧离开。”
“有多少人做了这种梦?”刘半仙问道。
“几百个是有的。”老头肯定说:“我都梦到。但我家里没人了,让我跑,我能去哪?罢了罢了,让黑衣娘娘发大水,把我淹了吧。”
“真有鬼神不成!”刘半仙暗中心说,不敢表露出来。
降魔丈士学了遁甲开山图,能画地为门,隔空取物。这种技艺只有在梦中练成,号称“通神”,与藏地的天授唱诗人有些类似。
几百个人做了相同的梦,那便不是巧合。
老头继续说。打梦开始,他们每晚都能在梦里看见黑衣女人,态度越来越恶劣,甚至是咒骂他们,威胁他们不搬走,便死无葬身之地。
在当地流传多年的童谣,此时闹得人心惶惶,有些胆小的带着细软远走他乡,大部分人还将信将疑。
天师放在湖中的铁人,只有夜晚月明星稀,湖水澄清时才能看见。
过了半个月,几个胆大的壮小伙去看,铁人的背部已经露出水面,快到腰杆了!
恰好此时,沉在湖底的落星墩,不知是否是因水位下降的缘故,黑暗中,像一座孤零零的鬼岛,惊悚的出现,上面还有灯火!
其中几个胆大的登上落星墩,一去不回。
胆小的不敢上岛,划船跑回去,召集人手再去落星墩。天亮之后,落星墩神秘消失,好像云雾蒸发。
人们在湖里,打捞到几张雪白洗净的人皮!
死者家属当场吓破了胆。
那人皮洗得干净,像蚕丝织成,五官尚在,竟是晚上闯入落星墩的大小伙。
黑衣娘娘显圣的说法,立时在当地炸开。
乡邻一哄而散,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裹足了细软到外地逃荒。才半月功夫,附近
带口活气的,连条狗都跑了。
好好的街道城镇,比死还寂静。最近几天,洞庭的水更是拿眼一看,就能看出在飞快下降。
估计要不了多久,湖底会全部露出来。
刘半仙听了老头的话,暂时分不清真假,不过湖中有个落星墩应该属实。
既然是供奉黑衣娘娘的道场,想必有些珠宝。刘半仙到了夏口,可谓身无分文,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他决定干这一票!
打发老头找地方躲起来,刘半仙说他要下水。
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把插在腰间的十二响洋枪掏出来,像疼爱小媳妇似的保养了一遍,刘半仙捡了两把柴刀傍身,用大衣柜当船。
老头见他有枪,连连拱手,原来是帮会中人。
见刘半仙非要去,老头不敢再劝,揣着半个烤焦的玉米棒子便走了。
天黑没多久,刘半仙坐在大衣柜上漂入洞庭湖。往后看,能看见白天爬过的北山,形同剑戟倒悬拔地,气势极为不凡。
有营丘九头书,刘半仙不惧天下任何地势。
无论山川水泽,但凡人间有的,在营丘九头书中全部能找到。哪怕是西北的流沙之地,刘半仙以九头天书为准星,例无虚发,堪称一绝。
半夜坐着个大衣柜在湖里游船,想想是有些古怪。
天上几颗惨白的星落在水里。听了老头的话,刘半仙觉得这水域鬼气冲天,丝毫没有龙脉宝穴该有的富贵。
水上寻龙点穴最是困难。
陆地还有山川为屏,龙楼为障,多少有个标准。唯独这水上,大水茫茫,波涛纵横,不分南北不论西东。
洞庭湖虽说是湖,一叶扁舟划入水心,也如同船入大海,难辨方位。
刘半仙不怕。
他自信能找到铁人的位置。铁人离落星墩不远,他不管黑衣娘娘是否真实存在。人怕穷鬼,非得虎口夺食不可!
营丘九头书最大的瑰宝,便是学过以后,能以十二天星在陆地分野!
古代没有望远镜,观测地理的程度非常有限。陆地有山川、沼泽、树林等障碍,而且沧海桑田,可能几千年前还是山谷,后面就变成湖泊了。
天皇有巢氏感天而生,遂制连山历,以地上十二座大龙脉为头山,对应天上十二星辰。
传到后世,尧舜时有十二州,恰好对应十二龙头。大洪水后,天下只剩九州,大禹王便制定营丘九头书,以星象分野,冠绝三坟。
简单来说,营丘九头书的内容,是把天上十二颗基本不动的星辰,跟地上十二个方位结合起来。
无论在什么地方,所处哪种恶劣环境,只要抬头能看到天,通过天上星辰的远近,就能确定自己的经纬、坐标。
十二星对应十二方,无论地上的物土风情如何变幻,璀璨的星辰相对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用天来确定地,用地来配合人,这种手段就叫分野。
故而刘半仙寻龙点穴,从来不看地上的龙脉。秦始皇能斩断太行碣石,可见古人的力量不容小觑。
地上坐标随时在变,天上的十二星却万古如一!
营丘九头书妙就妙在,以天象定人事,学到精髓能通晓过去未来,连玉祖仙的观星大术都略有不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