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夜幕下的尼罗河(1 / 2)
埃汲的王朝没有华夏王朝那样存在年号。
所以近现代的西方学家,在研究埃汲历史的时候,把埃汲王朝分为第一、第二王朝这样的序号。
第一中间期、第二中间期,则相当于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
“西方学家,把第一王朝、第二王朝,合称为‘早王朝时期’,把第三王朝到第六王朝,称为‘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修建了大部分金字塔,包括狮身人面像,都是古王国时的产物”
“怎么那么复杂啊。”我几乎以为外国老娘们在耍绕口令。
青八子换了个说法:“就像我们把夏商周,称为三代,把秦朝以前,叫做先秦,把唐朝以前的古物叫做高古。整个埃汲历史,分为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
我听得晕头转向,没国号就是麻烦,你要说夏商周,我至少有个模糊的概念。
那什么古王国新王国,着实让人头疼。以前艾薇在国内上蹿下跳,我还嘲笑这外国老娘们不懂历史。
现在风水轮流转,我也成文盲了,听得晕晕乎乎,不知所谓。
“公元前十六世纪,大概是你们华夏的殷商左右。埃汲的十八王朝建立,那是埃汲疆域最大最鼎盛的王朝的过渡期,图坦卡蒙便是那个时期的君主。图坦卡蒙死后,由于王室后继无人,王位渐渐传到了总税务官普拉美斯身上。普拉美斯继位后,这个时期,西方学家把它命名为第十九王朝。”
“而普拉美斯,则被后世称为拉美西斯一世。他之后,经历了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这个时期的埃汲疆域,横跨三洲,组成了庞大的帝国和军队,在历史上的威名最为显赫。”
我喃喃道:“这外国佬的历史也是够麻烦的,不仅没有年号,名字还这么长!”
拉美西斯的名字,我倒是听说过,居然是三千多
年前的人物。
艾薇又说:“从十八王朝,到十九、二十王朝,西方学家把它称为‘新王国时期’。这个时期的埃汲法老,不再修建金字塔为陵墓,而是在死后,连同那些贵族的木乃伊,葬在了帝王谷。”
这也是为什么震惊世界的图坦卡蒙陵墓,会在帝王谷出现,而不是金字塔模样。
不是所有法老都有金字塔,那种大石头墓葬,其实从防盗层面来说,还不如不封不树。目标太大,有些刚葬进去,主墓室就被盗了。
我如听天书,大概理解了艾薇口中的埃汲年代表。
“帕金森那伙人,打算挖哪个法老的坟头?”我问了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不管是夏商周,宋明清,还是古王国新王国。
让那群西方学家盯上了的,绝不是单单搞考古研究那么简单。
说直白点,那伙人不过是穿得衣冠楚楚,有“证”的盗贼而已。
艾薇道:“目前,我在埃汲的朋友传回消息,他们在塞加拉待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基本很少抛头露面。”
“塞加拉有啥好东西,那里盛产恩兮玛?”我不解。
洪天康继承了卢芹斋留下的大部分手稿,而卢芹斋的手稿,源自商博良学生那里收购买到。
艾薇耳濡目染,对埃汲之事了解甚多。据说卢芹斋也打过埃汲的主意,不过隔行如隔山,我听埃汲历史和听天书没啥区别,估计卢芹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风俗不同,文化不同,历史底蕴不同,人文思想不同。
在那种环境,别说挖坟了,拿把洛阳铲都不知道从哪开始下!
“五千年前,身为伟大太阳神后裔的美尼斯,以武力统一了分裂的埃汲,将眼睛能看见的土地纳入脚下王土的范围。美尼斯将国都选择在孟菲斯,此后数百年,埃汲的首都均在那里。而孟菲斯旁边的塞加拉地区,就成了
贵族和法老的专属墓地。”
我换了个比较好理解的思维:“也就是说,在五千年前,塞加拉是埃汲的‘风水宝地’?”
“差不多。”艾薇还是比较聪明,理解了我的意思,对我解释,“和你们东方皇帝,死后喜欢葬在关中、邙山差不多。在古王国没有修建金字塔之前,大部分埃汲贵族,都会选择在塞加拉下葬,那里到处是史前的古老墓室和残破的墓碑,黄沙下掩埋了无数像火柴的木乃伊。”
“帕金森野心不小啊。”
我挑了挑眉毛,要不说这帮外国佬野蛮。
眼光还真毒辣,居然一下子就选到了塞加拉。那就相当于是去邙山倒斗,根本不用寻龙点穴,往土下面挖几分,就能看见棺材板!
十八王朝开始,埃汲法老就集中葬在帝王谷。
帝王谷在卢克索地区。
帕金森那伙人的目标很明显,他们在塞加拉逗留了大半年,应该是盯上埃汲某处史前遗址。
那是历史和风化了的石碑都不曾,或是不敢记载的地方!
艾薇陆续讲到正题,小脸儿变得严肃,声音也不自觉颤抖:“相传从古王国开始,埃汲的祭司,会轮流保管一本神所留下的经书,称为《亡灵书》。据说记载了能令死者复生,可以颠覆阴阳,瓦解轮回的秘密。”
“书中赞美了伟大的太阳神赐予埃汲肥沃的土地,亡灵之神阿努比斯,用魔法将冥界之王奥西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