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格萨尔王(2 / 2)

加入书签

了看残存的贝叶经,将上面的锺文一笔一画临摹下来。

经文的内容,似乎是从其它地方摘抄下来的。古代没有复印技术,摘抄下来的文字有很多错漏和注释,痕迹明显。

也就是说,从古墓出土的这部贝叶经古文,应该是从其它地方誊抄下来的密咒,相当于古代的“原物复印件”。

我沉默良久,朱学正按捺不住疑问,出声询问:“怎

么样,能破译吗?”

我点点头:“这应该是当地流传广远的格萨尔王史诗,并不是什么孤本传记。内容残缺厉害,大体是叙述格萨尔王斩妖除魔,救济贫苦,为天上莲花生转世,智慧普爱,受龙树菩萨点化给雪域带来和平光明的故事。”

朱学正忽然兴奋又紧张道:“你帮我看看,这部格萨尔王史诗,有多少卷。”

“从序号看,全文有六十卷,字数在三十万字左右。”

“那就对了!”朱学正一拍手,老脸涨红而光彩十足,“这是初代的格萨尔王史诗,全国都没有一本原卷。可惜,咱们手上的,也是残卷,大部分被空气氧化了。”

随即,朱学正给我解释:“格萨尔王史诗,是目前世界上体系最大、年代较久的古老英雄人物长歌。早期的史诗,因藏地文字普及率不高,是由天授唱诗人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增添,或绘画在唐卡上流传下去。”

天授唱诗人,是在梦中遇神佛授法,而突然学会史诗唱诵的。

这与降魔丈士掌握遁甲开山图的过程相似,属于“神授”。

藏传佛教中,将其列为“天眼通”范畴,可证大菩提菩萨道,修十方光明,通达一切功德和不明之处,与八部天龙同在。

这类史诗传授,有点类似电脑文件拷贝,可能一觉醒来,脑袋里就出现了。

朱学正给我解释道:“目前的格萨尔王史诗,通行本为六十五回,有百多万字。但最初代的格萨尔王史诗,只有六十回,因传说格萨尔活到六十岁,在消灭魔母之后,就脚踩莲花回到天国了。你现在看见的,就是最初代的史诗。”

除了华夏有官方记史的传统,大部分文明的历史,都是通过诗歌和史诗神话流传。

也就是说,最初版本的格萨尔王,不仅

仅是神话,也是当年岭国与魔国战争的真实记录!

“这是个大发现!”朱学正兴奋得在帐篷来回乱走,“这上面记录的,应该是最真实的魔国和格萨尔传记,破译出来,能轰动世界!”

目前其它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发掘过像格萨尔这种百万字篇幅的英雄史诗。

天授唱诗人,类似于说书人的角色。

他们身负唐卡,满载行囊,将英雄王格萨尔的故事在雪域高原不断传唱,旋转的转经轮,婆娑的圣佛塔,格萨尔与雪域同在,永不消亡。

“可惜,大部分贝叶经已经化为灰烬了。”我道,这对我寻找青八子,似乎并无帮助,因此兴致缺缺。

当我看到史诗结束的话语时,我突然愣住。

上面记载,格萨尔王与魔母同归于尽,将整个魔国葬送在山巅。他们爆发战争的地方,在一座离天最近的神山上,称为魏摩隆仁。

格萨尔战死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魂,在魏摩隆仁的山巅,修筑了一座史无前例的巨型坛城。

也有巫师说,格萨尔王并没有死,他还会再次降临雪域。

于是战士入殓格萨尔的尸身,斩杀魔国的余孽,封存魔国积蓄千年的财宝,虔诚等待英雄王的转世,赞许光明再次照亮下个世界。

因此,那座坛城,也被称为涅槃城!

是涅槃城!

雍仲本教里面记载的重生之地、轴心之国。

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背涅槃城,生天魔种,即是此处!

见我面色有异,朱学正出声询问:“怎么了?”

我不动声色,暗自决定,要去找涅槃城。

史诗记载,涅槃城在魏摩隆仁的山巅之上,位于世界最高的地方,那里也是格萨尔斩杀魔母的战场。

上面说,魏摩隆仁附近,有一口天湖,如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