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聚义堂下(1 / 2)

加入书签

齐格飞使用魔法隐藏身形,跟着土匪们进入山寨,来到一个挂着“聚义堂”牌匾的大厅里。

这里正举办着一场宴会,土匪们肆无忌惮地讨论着如何以杀人取乐,言语中充满了对人命的蔑视与残忍。齐格飞心中一凛,索性也不再隐藏,直接从门后大步走出。

为了确保没有漏网之鱼,他还特意用魔法释放了一个结界,将整个山寨牢牢罩住。然后就随手从身旁的兵器架上抽出一把长剑,直指那些作恶多端的土匪,意思不言而喻。

那些土匪见状,立刻破口大骂,也纷纷拿起手边的兵器朝齐格飞冲了过来。然而,他们的武功在齐格飞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连一招都没有撑过去,便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土匪老大吓得脸色煞白,扭头就想逃跑。

齐格飞脚下一勾,一把钢刀如同离弦之箭般飞出,直直地穿透了土匪老大的胸膛,土匪老大当场毙命。

做完这一切的齐格飞并没有急于去收敛财宝,而是继续收割着那些听到打斗声赶来增援的土匪的性命。

山寨内顿时一片混乱。

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当然,也有一些聪明人觉得情况不妙,想要逃跑。但他们都被齐格飞释放的那堵透明的结界墙壁给挡了下来。

无论他们如何用刀剑劈砍,都无法破开那堵看似脆弱实则坚不可摧的墙壁。

待到山寨之内彻底沉寂,再无一人胆敢朝齐格飞所在的方位迈出半步之时,他才缓缓步出了这个自诩为“聚义”实则乌烟瘴气的厅堂。

他边走边施展探测魔法,犹如猎人追踪猎物般,精准无误地锁定了剩余土匪的藏身之所。

当齐格飞一步步逼近那最后的几名土匪时,他们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跪倒在地,连连求饶,口中不停喊着“好汉饶命,我们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求大侠看在自己有老母需要赡养幼儿需要抚育的份上饶自己一条小命”云云。

但齐格飞却不为所动。

杀人者,人恒杀之。

既然你们已经残忍地对无辜者举起了屠刀,肆意践踏生命,那么你们也应该做好随时被杀的准备。

解决完了这些人后,齐格飞轻轻抖了抖手中的长剑,将剑上的血迹甩干后,看到上边的缺口后,便随手将其丢到了一旁。

一边嘟囔着“什么破剑啊”,一边开始仔细清点起此次战斗的收获:

黄金十三两,白银二百一十两,更有一叠价值高达一千三百贯的银票。

在整理完战场后,齐格飞惊讶地望向那群早已没有生息的土匪,心中不禁暗自嘀咕:乖乖滴,这个年头的土匪竟然如此有钱吗?看来,这世道真是乱了套了。

然后,他就开始将其他的物品,例如字画、家具一类的东西通通收进了随身仓储空间。

没办法,谁让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比较穷呢!

收着收着,他就在一只柜子的秘密隔层里,获得了一沓密信。

看过信后才知道,原来,这群人是大理古城中某个郭姓世家的隐秘爪牙。专门负责对付那些与郭家存在生意竞争,或是来自外地、看起来就很有钱的冤大头们。

大理城啊!不太好搞……

一边琢磨,一边用烈焰将整个土匪山寨烧了个干干净净。

不烧不行啊!

不烧的话说不定过几天,就又会有一群土匪将此地重新占据了也说不定。

当日,羊苴咩城,也就是大理古城内悄然出现了一位身着青衫的翩翩公子,他容颜如玉,气质明净而柔和,宛如画中走出的仙人。一头短发略显不羁,却更添了几分脱俗之感,让人不禁猜测,他或许正是哪位刚刚卸下袈裟,步入红尘的小和尚。

路过的女子们无不驻足凝望,心中暗自思量:待到公子长发及腰之日,可否许我一世情长,共赴白首之约?

那么,究竟是谁拥有着如此非凡的魅力呢?

此人,正是齐格飞。

他悠然自得地漫步于错落有致的大街小巷之间,细细品味着这个时代街景所独有的风情万种与韵味悠长。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感慨万千。

眼前的大理,已是车水马龙,繁华若锦,热闹非凡,他不禁遐想联翩,那《清明上河图》中细腻勾勒的北宋都城东京,又该是怎样一番盛景呢?真是让人期待啊!

最终,齐格飞还是秉持着“大理之事,大理自决”的原则,趁着夜色深沉,悄无声息地将那些信件置于段誉之父,段正淳的枕畔,相信接下来他自会妥善处理此事。

于是,当晨曦初露,第二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理古城上时,齐格飞已是一身轻松,无牵无挂,继续着他在这古城中的悠闲游览,享受着每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大理佛教盛行,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几乎融而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而且任用师僧为官。师僧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

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历代国王中,不乏禅位为僧者,其风行之盛,可见一斑。

以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为例,无论是现任保定帝段正明,还是以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