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商议(1 / 2)
粥里融入了红糖,宛如琥珀般晶莹,程康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轻轻搅动着。
粥有些滚烫,程康轻柔地吹去热气,然后将汤勺轻轻送至他媳妇的唇边。
他媳妇则如木偶般呆呆地看着他,机械地小口小口喝着。
众人皆目睹程康媳妇在吃粥,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地,长舒一口气。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一碗粥被慢慢喂完。
春花接过碗,程康贴心地为他媳妇用纸巾擦拭嘴角。
他扶着他媳妇,示意她躺下,她媳妇也如温顺的绵羊般乖乖躺在床上,不再哭泣。
程康坐了下来,挺直了身子。
“八叔,您那天说要我回答是否愿意留下来,我现在就给您答复。我们愿意留下来,但不是在此地,我想明年开春与您们一同前往市里看看,去那里种地,在新疆扎根。这地方犹如世外桃源,我甚是喜爱。”
八叔听后,心情犹如五味杂陈,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若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听到程康如此说,他或许会喜笑颜开。
然而此刻,听到程康决定留下,他的心情虽然愉悦,却无法展露笑颜,满心都是对程康的疼惜。
半晌,他顿了顿,说道:“阿康,你想好了便好。这个冬天,当务之急是先照顾好你媳妇的身体。待明年开春,我们一同去看看。这也不是一句话的事,还有其他事情处理。你无需多想,人要向前看,过去的就让它随风去吧,否则便无法继续生活。你们还年轻,还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待着你们去追寻呢!”
程康双眼通红,微微颔首。
言罢,八叔只觉喉咙好似被什么异物堵住,吐不出,咽不下,心中的难受难以言表,他该如何向他七哥交代啊!这说出去谁会信呢!
其实说让程康俩口子,不想那些事,那是假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不想呢,除非他的心如同磐石般坚硬。
八叔凝视着程康,心中多么渴望再看一眼他那灿烂的笑容,聆听他那爽朗的笑声。
在他眼中,阿康是如此的阳光开朗,不知何时,那个曾经开朗的阿康才能重新归来,他不禁轻轻地叹息一声。
八叔也将程康这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写信告知了他七哥,也不知他七哥会相信几分,是否会埋怨他,即便埋怨,那也只能由他去了!
熬过了漫长的寒冬,程康媳妇在程康的悉心照料下,逐渐恢复了健康,然而他们的脸上自那以后,再也没有绽放过笑容。
春花让雁子和冬冬多去陪陪他们,可是程康望着冬冬,便如痴如呆。
看着他们这般模样,春花和阿强也心如刀绞。
一日,八叔过来了,领来了一个人,此人姓刘,年进五十,大家都叫他老刘,乃是八叔好友的一位亲戚,他负责在市里找人开荒,而且今年春天就开始了办理第一批开荒的人了,老刘让他们考虑好后过完年就可以去市里找他,他便可以帮他们办理相关事宜。
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八婶到她好朋友家里去串门,恰巧他们的亲戚老刘,也在他们家。老刘亦是前来寻觅开荒之人,八婶便如疾风般迅速回家,唤来了八叔,一同前来聆听。
八叔心想,他听完还得传话,稍有不慎在传错话了,毕竟这也是一件大事。于是,他向那个老刘说道:“我家还有两个侄子也渴望去开荒,不知能否一同前往家中商议,商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刘听闻后也很高兴,欣然应允与八叔一同前往阿强家。
原来,他们的领导,给他们每个人下达了寻找开荒之人的任务。所以他才下乡来到亲戚家,探寻是否有人愿意前往。
他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毕竟每个村上都有村长坐镇,你若挖走他的村民,村长岂会善罢甘休,不先将你先挖了才怪。
老刘讲完以后,便留下了地址言道:“过完年我等你们的消息,要去了一定得找我啊!”八叔他们点头应承了下来。
阿强和程康他们今年并未打算回老家过年,他们准备和八叔一家在此共度过年,路途遥远,他们也不愿来回奔波了。
临近过年时,他们收到了来自他们爹的信,信的内容大致意思是:八叔已将那边的情况写信告诉了他,让程康俩口子无需担忧家中,安心待在那里努力奋斗,他们会将两个孩子照顾好的,同时,让他和阿强遇事多与八叔商议,切不可擅自做主。
信中还提到,那边老七也为他们说了一门亲事,预计今年底举办喜事,询问阿强和程康他们两家是否能够前来,一家人共享团圆之乐。
程康在过年之际,于八叔家畅饮,直喝得酩酊大醉,如烂泥般瘫倒在桌子上面,对着八叔八婶哭诉道:“八叔啊,我心里苦啊,我并非不想归家,实在是没脸回去啊!您瞧瞧哥几个,二哥家儿女双全,阿强家亦是如此,老六家里生了个龙凤胎,也是儿女双全,就连三哥那不能生育的媳妇家里都领养了一个儿子,可我家却只有两个闺女,我哪有脸面回去让人耻笑啊!看那老三有了儿子以后那耀武扬威的样,看着我就倒胃口。”
听他言罢,八叔八婶、阿强和春花两口子皆震惊不已,倒不是因为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