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又一颗打火石!”(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好在这份能力由我这种理智的人掌控。

云小易得意地笑了笑。

原本以为凭借自己接近人形挖掘机的速度,应该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地面的整平工作。

不过,现实给了云小易一次深刻的教训。

即使他手中持有两个铲子,每秒处理一片泥土,双手几乎快要因为快速的动作而发热生烟,仅仅挖掘掉表层的一层土壤,便耗去了半个多小时。

也只有史蒂夫拥有永不疲劳的体质,换作别人,这种连挖掘机斗臂都可能报废的工作强度,大概早就累得他吐血。

幸运的是,铺设石块相对要快捷许多,现实中的操作比起游戏中更为简便和轻松。

游戏中需要使用鼠标点击或是指尖轻点才能放置方块,在现实中,云小易只需将岩石移到使用位置,轻轻一个念头之间,手里的石头便会自动滑出,精准落至所需位置,几乎是在转瞬间完成。

此外,现实中方块放置的最大距离远超游戏中的设定,随着等级的提升,放置方块的距离还能逐级增长,每提升一级,距离便会增加一米。

因此,即便云小易仅在空地奔跑了一圈,便已将近满包的石块大部分配到了地面上。

然而这远远不够,实际上连一小片区域都没完全覆盖完。

这不仅仅是数量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美感方面的问题。

他背包中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岩石——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安山岩……每种都有独特的花纹和质感。

如果不加区分地将这些不同种类的石块混合铺设,就如同在一块干净布料上乱补般杂乱无章,尽管功能上不受影响,视觉效果却相当令人头疼。

追求美观的云小易,绝不是那种随意将就之人。

因此,他在选择地面石块时特意选用了同质化的花岗岩,一方面是考虑了库存量,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之前在地下矿区采集到最多的两种石材便是原石和花岗岩,这意味着在太行山脉周围,花岗岩资源相当丰富,完全可以满足长期的需求。

花岗岩的硬度较大,在东汉末年的技术条件下,非专业人士很难对其进行破坏。

当发现背包中的花岗岩消耗殆尽时,云小易决定再次下井采矿,顺带一并搜集日后建设房屋所需的材料。

打开工作台后,他用铁条和木材制作了二十把坚固的铁镐,并预先规划,将之前存放在随身空间的所有装备、木头、煤炭与铁块转移到存储箱内保存,除了必要的核电照明棒,因为矿道深处黑暗无比,离开核电照明将会寸步难行。

准备好二十把铁镐、十多把铁铲及三套照明棒后,他又开启了一次新的地下勘探旅程。

当遇到土壤时他用铁铲快速挖除,遇岩石则换用铁镐击破,一手持镐一手握铲,仿佛一名真正的战士。

当然,如果手里的工具换作镰刀和锤子,那么这份职业形象或许更为深入人心。

这一次,云小易选择了直线上下的挖掘方法进入矿坑,因为他不需要挖得很深,仅需到达岩石层即可。

由于受到了太行山地理结构的影响,赵家庄地下土层的厚度不算太大,大约有五十余米。

超过五十米深度的土层之下,并非直接接触到岩石,而是一个由极细的碎石组成的沙粒层,不过遗憾的是这并非沙子,无法通过熔炼转化成玻璃原料。

尽管如此,这个沙粒层仍有价值,挖掘过程中有一定的概率会掉落燧石,后者不仅可以用来制作打火机具,同时也是箭矢的重要组成部分。

箭矢无足轻重,重点在于打火石。

若能再搞些黑曜石就更好了。

如此一来,云小易就能尝试构建下界的传送门了。

他对《我的世界》里的地狱出现在现实中会有何种景象极其好奇。

诚然,最重要的是游戏中许多稀有物资只能在地狱中获取,诸如炼制药水不可或缺的地狱疣等。

砂砾与沙粒,属于《我的世界》中极少受重力影响而坠落的矿物种类。

因此,考虑到自身安全,云小易并未直接掘通砂砾层直下挖掘,而是每次挖完一段就会放下几块岩石块稳固四周,以防止砂砾滑落。

“又一颗打火石!”

他开心地将新发现的燧石放入背包。

打火石出现的概率不高,平均大约挖掘十几块砂砾才能得到一块。

不过对云小易来说已足够了。

毕竟,他的身份是在东汉末年的穿越者,非远古时期的人类,火种不稀缺。

因此,除作为激活下界传送门的工具外,打火石对他几乎毫无用处。

于是他选择顺其自然——遇到打火石自然欢喜地收入囊中,未遇见则继续深入矿层进行挖掘。

与较薄的土壤层不同,这一段砂砾层厚度大约一百米。

尽管采用垂直向下挖掘的方式,但他并不是简单粗暴地一格一格硬挖,而是一层挖完便拓展开去,每下一层都会先挖掘四格的空间。

这种方式速度较缓但更为稳妥。

途中多次碰触到地下水面,但由于长期缺乏降雨,水源仅形成涓涓细流。

面对地下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