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没关系,我只是好奇问一句。”(2 / 3)

加入书签

,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使用武力。

只是承诺不会首先动用武力。

当然,一旦有人挑衅或冒犯到他,他也不会犹豫展示斯蒂芬的正义之拳,让他们见识一下。

“别担心,不急,我们去找你爹取钥匙吧。”

赵云愣了片刻,然后点头。

于是两人立刻向赵云家走去。

赵云的家与云小易的豪华别墅仅隔了一个庭院。

走过去只需要一分多钟的时间。

途经那个庭院时,云小易忽然皱起眉头,嗅着空气说道:

“这是什么地方?为何有一股淡淡的香火气味?”

“神仙大人,这里是我们赵家的祠堂。”

赵云突然变得紧张,“有什么问题吗?”

他生怕云小易会说出自己不喜欢。

进而 他在信仰和先祖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必须做这个决定的话,

那他就只能背叛先祖。

再给祖先搬迁一次好了!

毕竟之前就已经搬迁了一次,应该不会再受到责罚吧……

赵云深深地呼吸一口气,暗自在心里默念。

若先祖真要惩罚的话,那也只能让父亲来承担罪过,

无论如何,在先祖面前,还是别人的事大于自己的事吧。

前一日,正是为了给云小易迁宅而将赵家先祖重新安顿了一次。

这次迁宅所赠与云小易的新居,就是原来的赵家祠堂。

同时,这还是赵家庄最华丽壮观的住宅。

直接赠出祠堂显然不合适,

因此他们在送之前,仔细地打扫了好几遍,确保一切都洁净如新,之后才恭敬地送给云小易。

但完全没想到,

云小易一接手便把老屋拆个精光,

随后改建为了一座现代化豪华别墅。

云小易轻轻摇头:“没关系,我只是好奇问一句。”

若是现代那种狭窄的小单元楼,

旁边若是有个常年燃香火的地方,他是肯定受不了的。

空间有限的缘故,气味难以消散。

然而此处则完全没问题。

两宅相距有百米之遥,

即便祠堂的焚香气息能够远飘至此,也会微弱到几乎无感的程度。

此事令云小易想起另一件事。

待下次出去伐树时,要额外收集一些树籽带回来,

好种在别墅周围增添景致。

否则,这么大的院子,除 建筑、一个小池塘及一凉亭外,

确实显得太过单调。

并且《我的世界》中的树木成长速度极快,

多种几棵,既美观又实用,

不需要劳碌跋涉太行山砍树了,

当然,如果是在赵家庄附近找树,

非不愿也,是难为也。

虽可偶拾几枝,

大量采集则是天方夜谭。

因旱灾不断,整个冀州平原的树木,不少已凋零殆尽;

幸存的寥寥几株,则往往已被饥民剥皮度日。

只有太行山区这片未受污染的原始林地,依赖于地下丰富水源的支持,

使树木尚能在旱季延续生命。

尽管如此,

现在的太行山也不复往日青绿葱郁,枯枝残叶处处可见。

穿过新建的赵氏祠堂……

两人见到了另一个院落。

入口处的门户半开。

对比赠与云小易的庭院及其新的宗祠,这处院落显得格外质朴。

整个建筑仅为一层的平房,

装饰简约,布局素净。

占地面积约莫两百平方米左右,

并不是常见的三重庭院结构,仅有一个庭院。

踏入首道门槛便能尽览全院景色。

与旁边超过一千平米、结构为三进的新宗祠,以及赠予云小易、面积两千五百平米、布局更为宏伟的四进大宅相比较,

这里明显要小巧许多。

但尽管它小,五脏俱全,

所有基本的生活功能都一应俱全。

步入庭院,

穿过入门玄关,

一眼便能看到堂屋中三人正在享用早餐。

两男一女。

在这三人中,云小易仅认识一位,

便是之前与赵云一同赴太行山 的赵烺,

他是赵安的第四位儿子。

然而,三人并不是共用一张餐桌,

而是各自围坐于自己的小餐桌前用餐。

分散就餐?

这一幕让云小易稍感意外,不过旋即回过神来。

的确,据其所知,在东汉末期,

人们的用餐方式是各自 ,

正如他以前看过那部详尽考究的老版《三国演义》,

其描述的用餐场景就是各自一个小桌面,各自进食。

现代流行的合餐方式——即大家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共享饮食——则大约是在唐朝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但他好奇地想到,这种长时间的正坐(盘膝而坐)

难道他们的膝盖不感到不适吗?

实际上,这种做法唯有日本在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