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就在巴里亚京斯基感到有些骑虎难下之时,还是土耳其人的一席话,说醒了他这个梦中人(1 / 2)

加入书签

奥斯曼土耳其人甚至还很大方地表示,如果俄国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对已经避缩进了阿富汗的纳赛尔丁#8226;沙最后一击,他们则可以义不容辞地代劳。

对于纳赛尔丁#8226;沙的这个腐朽透顶的卖国政府,波斯的民众不仅早就已经恨到了骨子里,还巴不得早一天地能够将它予以推翻。但尽管如此,当那些打着所谓的要“帮助他们翻身”旗号的奥斯曼和沙俄的“恩人”们踏上了自己的国土的时候,波斯的民众却不仅没有任何丝毫的感恩戴德之意,反倒还痛恨异常。在波斯政府的王军一溃千里,大片国土沦丧之际,波斯各地所燃起的民众抵抗火焰,却此起彼伏。而那个曾经被万人所不齿的纳赛尔丁#8226;沙,居然又成了这些抗击外夷侵略的人们心目当中的精神支柱。

所以,现在的沙俄人已经看得很明白,要想制服波斯人,就必须要从肉体上彻底地消灭纳赛尔丁#8226;沙。

当然,沙俄人同时还很清楚,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好心是靠不住的。

因为,如果同意土耳其人参与到最后剿灭纳赛尔丁#8226;沙的行动中来,那就得允许土耳其人进入自己的新领地(按照俄土之间战前所达成的协议,波斯与阿富汗接壤的所有北方地区,都该归属俄方)。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土耳其人最后跟自己玩个只进不出的把戏,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可是,要是真想一个人搞定纳赛尔丁#8226;沙,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说不容易,倒不是因为沙俄人还觉得早已经丢魂落魄的纳赛尔丁#8226;沙,还能有什么大浪头可翻,而是因为沙俄人感觉到了那个小小的阿富汗的不简单。

阿富汗人在跟太平天国拉关系,对于这一点,沙俄人是不会不知道的。

于是,根据亚历山大二世沙皇陛下的谆谆教导,高加索军团总司令官亚历山大#8226;伊万诺维奇#8226;巴里亚京斯基元帅一面回绝了土耳其人的善意,一面几次派人或致书阿富汗政府,希望两下合手,彻底清除纳赛尔丁#8226;沙这个波斯盗匪头子,并帮助阿富汗完成对赫拉特地区的收复。

而作为第二手准备,巴里亚京斯基元帅同时还曾派了个极其得力的干练之人前往喀布尔,秘密会晤过太平天国政府驻阿富汗王国的公使马占鳌,就未来的沙俄军可能会攻打赫拉特一事,摸清了太平天国政府的底细。

据巴里亚京斯基在十一月底发给他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汇报函中称,马占鳌只是笼统地告诉他所派去的密使,作为俄阿两国的共同的朋友,太平天国政府不愿意看到俄阿两国之间发生什么不快。但对于俄方可能会进攻赫拉特抓捕纳赛尔丁#8226;沙一事,这位太平天国政府的公使阁下却似乎没有任何的不满之意,甚至还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纳赛尔丁#8226;沙是个地地道道的波斯人的叛徒”。

由此纳赛尔丁#8226;沙得出结论,太平天国政府不会干涉俄方进军赫拉特。

于是,就在给他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出了那封汇报函的同时,巴里亚京斯基命令他的高加索军团一部,开始了对赫拉特的行动。

然而,巴里亚京斯基碰到了意外。

进攻赫拉特的沙俄军居然遭遇到了波斯残军和阿富汗军的联手抵抗。

阿富汗方面公开声称,纳赛尔丁#8226;沙的波斯残军已经向阿方投降,赫拉特也已经被阿方所收复,任何外军对赫拉特地区的行动,都将被视为是对阿富汗王国主权的蔑视。

就在巴里亚京斯基感到有些骑虎难下之时,还是土耳其人的一席话,说醒了他这个梦中人。

“纳赛尔丁#8226;沙不仅是个地地道道的波斯人的叛徒,还是一个邪恶的化身。阿富汗政府这种藏污纳垢的丑恶行为,其实是对无数波斯民众利益的根本蔑视,同时又是对阿富汗国民的极端不负责任。因此,为了维护全体阿富汗国民的利益不再受到侵犯,对于希尔#8226;阿里这样一个跟纳赛尔丁#8226;沙相同类的邪恶之徒,也必须要同时加以清除。”

于是,巴里亚京斯基决心要一举荡平阿富汗,并把土耳其人的“教诲”进行了再加工之后,返回给了国内的最高决策层。

此时的亚历山大二世,当然也想这么干。但在开始对阿的全面作战之前,他还必须要“征得”太平天国政府的同意。

这样一来,那位即将离任回国高就的哥尔查科夫的态度,就成了亚历山大二世此番下定决心的最可靠保证。

而哥尔查科夫不仅拜访了太平天国政府最高决策层的所有人,还在对手头已经掌握了的所有情况进行了反复的认真推敲之后,最后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发动一场全面的侵阿战争断不可行。但是,如果单独拿赫拉特说事,则不会有任何的忧虑。

因此,当林海丰现在谈起有关的沙俄人的动态时,他自然要提起邹国剑(在林海丰亲自点将下,已经是西北农垦兵团副司令的邹国剑,竟然做了太平天国驻阿富汗公使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