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叛逆期(1 / 2)
郝梦最近开始深入研究起当下备受人们关注和热议的教育问题之一——叛逆期。李佳正好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对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以及家长们的谆谆告诫,他们似乎都充耳不闻,仿佛那些话语只是耳边风一般,左耳进右耳出。
无独有偶,与郝梦相识的张小丽也正经历着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更年期。她的情绪变得如同夏日里的天气般阴晴不定,时而暴躁易怒,时而又忧郁消沉。这情形恰似那部热门电视剧《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所描绘的场景一样,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因为各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张小丽气喘吁吁地追上女儿后,愣是一句话也没跟她说出口。一回到家,她连鞋都顾不上换,便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道:“你那个爹啊,一年到头只晓得埋头挣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可是一点儿都不过问呐!这一出门就是半年六个月的,对你的教育问题那是半点儿心都没操过。还有你呀,真是要把我活活气死哟!我好吃好喝地供着你,给你穿最好的衣裳,就盼着你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可你倒好,学得那叫一个一塌糊涂!老师隔三岔五就打电话叫我去学校,我的老脸都被你给丢尽啦!我咋就这么倒霉,生下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孩子哟!你再瞧瞧你那些同学,哪次考试不是拿优秀啊?人家老师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赞他们的妈妈,唉,我要是能像她们那样当妈妈该有多好哇!”
李佳听了妈妈这番话,心里的委屈和愤怒瞬间如火山般喷涌而出。只见她气势汹汹地回怼道:“哼!您还好意思说呢!您整天就知道打扮自己,不是玩手机就是出去跟朋友聚会喝酒。您啥时候真正关心过我的学习啦?我有时候想找您聊聊天,您还嫌我烦人呢!别人家的妈妈都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共同面对学习带来的种种压力。而您呢?只会给我买几件新衣服,或者点个外卖了事!”
孩子一边抽噎着,一边用那带着哭腔且稚嫩的声音说道:“妈妈,我也好想爸爸啊!他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被你给花掉了。”说到这里,孩子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的爸爸,他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开车跑运输,真的好辛苦呀!每天风餐露宿的,吃不好也睡不好。可是,妈妈你却……”孩子越说越激动,小小的身躯因为哭泣而不停地颤抖着。
最后,孩子抬起那张挂满泪痕的小脸,用充满怨恨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妈妈,咬牙切齿地喊道:“我讨厌你,妈妈!我恨你把爸爸的钱都花光了!”说完,便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里,“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留下妈妈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自从孩子出生以来,几乎一直都是由她独自照顾着。而丈夫因为工作繁忙,常年在外奔波,很少有时间能够陪伴家人。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全都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不仅要承担起母亲的责任,还要扮演父亲的角色,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
可是,这样辛苦付出的她却从未得到过他人的理解和关怀。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她内心深处的苦涩与疲惫。为了缓解这种孤独和寂寞感,她时常会邀约朋友们一起去逛街、品尝美食或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来消磨时光。
曾经的张小丽,就像许多家长一样,怀着一颗对孩子未来充满期望的心,天真地以为把孩子送进辅导班这个看似万能的“魔法盒子”里,所有关于孩子学习的烦恼都会迎刃而解,而她也能借此稍稍从繁重的育儿压力中喘口气。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沉重的耳光。当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在辅导班的帮助下成绩突飞猛进时,等来的却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结果——孩子的学业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每况愈下,甚至到了濒临荒废的边缘!
此时此刻的张小丽,内心充满了懊悔和自责。她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当初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那就是过于依赖外部的辅导机构,而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陪伴以及自身作为家长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如今,每当张小丽目睹自家孩子那与日俱增的活力和热情,他的学习态度逐渐变得消沉而萎靡,仿佛失去了对知识追求的动力;再看看那如同坐滑梯般一路下滑的考试成绩,她的心就好似被放置在了熊熊燃烧的烈火之上,遭受着无情的炙烤,心急如焚到了极点。
张小丽满心忧虑地注视着孩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曾经那个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孩子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精神涣散的身影。每次看到孩子在书桌前无精打采的样子,她都感到心如刀绞。
那一张张令人失望的成绩单,犹如一道道沉重的枷锁,紧紧地束缚住了张小丽的心。她无法理解为何孩子会突然变成这样,是学习压力过大?还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中盘旋,但却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面对这种情况,张小丽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无助。她尝试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可是效果甚微。她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孩子重新找回那份对知识的渴望,走出这低谷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