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升初(1 / 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犹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间,孩子们已经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业,即将迈向新的征程。而对于那些一直陪伴着孩子读书的妈妈们来说,这也意味着新的一轮烦恼接踵而至。
还记得刚刚踏入六年级的时候,家长们便开始为孩子的小升初问题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究竟应该让孩子去哪所学校就读呢?这个问题成为了众多家长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这些家长当中,可谓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一部分家长认为私立学校是不二之选,因为这类学校通常以其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闻名。然而,私立学校高昂的学费以及颇具难度的入学考试,却令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另一部分家长则将目光投向了公立的好学校,他们坚信这些学校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孩子提供扎实的基础教育。当然,想要进入这样的热门公立学校,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选择顺其自然,他们觉得无论孩子最终去到哪所学校,只要自身努力学习,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相对宽松的态度,或许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但同时也可能会错失某些更好的发展机会。
美霞一脸好奇地询问玲子:“玲子姐,朱浩这孩子准备去哪儿读初中啊?”玲子听到这个问题后,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不决的神情。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唉,我其实也很纠结呢。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初中呀,但咱家朱浩自从上了六年级以后,那学习成绩真是不太理想。而且他还因为打架出了名,学校里都给他记过好几次处分了。所以现在到底能去哪所初中,我心里也没底儿,只能等到时候再看吧,走一步算一步啦。”说完,玲子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未来学业的担忧和焦虑。
张小丽和玲子的想法截然不同。她一心想要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于是决定不惜花费重金也要帮女儿找到一所优秀的学校。因为她心里期盼着,等女儿进入初中后,也许环境的变化能够让孩子有所转变。毕竟在小学最后的这几年里,女儿简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总是跟自己对着干,那架势就如同电视剧里所演绎的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一般激烈。
母女俩之间的争吵不断升级,甚至时常陷入长时间的冷战之中。每次吵完架,张小丽都感到心力交瘁,而女儿却似乎毫无悔意。这样的状况让身为母亲的赵丽既生气又无奈,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她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种僵局,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女儿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美霞心里早有了盘算,她下定决心要让肖宝进入市里那所最为顶尖的私立初中就读。毕竟,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她可是慎之又慎。这所私立初中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出色的师资力量而闻名遐迩,每年都向重点高中输送大量优秀学子。虽然学费高昂得令人咋舌,但在美霞眼中,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给肖宝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他在三年后的中考中脱颖而出,顺利升入理想的好高中,那么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所以,无论学费有多昂贵,美霞也在所不惜,因为对她来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郝梦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孩子高辛能够进入一所设有艺术班的初中学校就读,因为她深知自家孩子对于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在郝梦看来,这样的学校环境可以给予高辛更多展现自我、发展爱好的机会,也能让他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生活中茁壮成长。为此,郝梦不辞辛劳地四处打听相关学校的招生信息,并认真研究每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以及艺术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
当四位妈妈相聚一堂的时候,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因为大家正在热烈地讨论着陪伴孩子们成长所带来的种种烦恼。郝梦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其他三位妈妈的倾诉。
其中一个妈妈玲子说道:“我家朱浩啊,可真是让人头疼!每天放学回家就知道玩手机游戏,作业拖拖拉拉不肯做,说他几句还顶嘴。”另一个妈妈张小丽紧接着附和道:“可不是嘛,我家李佳也是这样,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
这时,轮到美霞发言了。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家高辛还算好一些,不像朱浩和李佳那么不听话,但偶尔也会有叛逆的时候。比如说上次,只是让他多做几道数学题巩固一下知识点,结果他居然发脾气把作业本扔在了地上。”
一直在旁边默默聆听的郝梦此时开口了:“其实我非常能够理解你们的难处。我们都是陪读妈妈,要是不学习一点关于教育的知识,光凭着咱们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学到的那些经验来管教现在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呀。毕竟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了,孩子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太多,他们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还要广泛。有时候我们真觉得自己连孩子都比不上,又怎么能有效地教育他们呢?”
在经历了整整六个春秋、漫长却又无比充实的小学生涯之后,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终于迎来了令人感慨万千的毕业季。
回首往昔,那一幕幕欢乐嬉戏、认真学习的场景仿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