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王靖雯拉了拉杨灵越的衣服,悄声说:“按照这个说法,你怎么不请辣英啊?”

杨灵越笑着说:“不认识,不熟。”

王靖雯剜了一眼说:“哎,说的你好像不知道我和她是朋友一样。”

杨灵越只得如实说:“我不喜欢。”

王靖雯瞬间哑火,然后咧开嘴笑了,她可太喜欢直来直去的人了,因为她也是这样的人。

一旁温婉的曾莉心里的牙都咬碎了。

见正事谈完,便起身笑呵呵地提议道:

“几位都是音乐大家,我家里各种乐器齐备,共同创作一首歌留作纪念,以后节目推广也是很好的素材啊。”

话音刚落,张芸和陈家英同时击节赞叹好主意。

几位音乐人相互对视,都看到了彼此跃跃欲试的眼神,这样的情形就好比,几位武林高手齐聚,无论谈了什么,最后难免要切磋一二。

刘文瀚更是开心:“杨总是主人,又是《好声音》的策划人,咱们请杨总说个章程如何?”

周董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他也要参与的。”

刘唤笑呵呵地附和道:“对啊,不能既当选手,又当出题人的。”

陈易迅这时说:“还是曾姐出题好,你们同意吗?”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曾莉看了眼男朋友,看到了鼓励的眼神,沉吟了三秒后笑着说:“嗯各位都是贵客,那就以‘嘉宾’为题创作一首歌。等等还有,为《好声音》创作一首主题歌。”

周董兴冲冲地问:“规则呢?”

谭婧插话道:“我可写不了,我只是个歌手。我可以当裁判。”

王靖雯举手:“裁判加我一个。”

陈家英和张芸也笑着举手。

好嘛,杨灵越一看,可不是嘛,除了刘文瀚,其他男同胞都是有创作能力的,女同志们除了陈家英都是会唱歌的。

众人思索间,杨灵越说话了。

“曾总出的题很好,我的意见是别分开创作了,咱们共同创作。‘嘉宾’是现成的词,《诗经》中的《小雅·鹿鸣》最合适不过,谱曲就好了。

至于主题歌,大家可以发表一下创作思路,谁好用谁的,再共同写词谱曲。

如何?”

刘唤鼓掌说:“同意,《小雅·鹿鸣》这首诗歌唱主人的敬客,嘉宾的懿德,确实合适不过,你这环境,还有诸位。”

周董也同意这个提议。

陈易迅则是有些挠头,写词他不擅长,而且《诗经》他只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统一了意见后,众人便一同去了琴房。

又犯了难,是有两架钢琴,但一左一右都在一个空间里,又没隔开。

“一个一个来呗,我用不着。”

杨灵越拿了纸笔,笑呵呵地便出了门。

其他三人有样学样,拿了纸笔,不过刘唤坐到了钢琴前,周董和陈易迅对视一眼,分别拿了把吉他,各自在院子找了个地方。

其余人充当着合格的看客,包括已经聊完事儿的花卷及杰威尔的工作人员。

《小雅·鹿鸣》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内容正大平直,风格中和典雅。

开篇以鹿鸣起兴,清新质朴。

后世有一家叫“馒头”的音乐工作室曾对此诗谱曲,丰腴婉曲,一派祥和气象。

大概十五分钟,众人惊诧地看着杨灵越笑嘻嘻地扬了杨谱纸,然后进了琴房。

陈易迅一脸懵逼,他刚刚才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

刘唤正皱着眉叮叮咚咚呢,时不时的拿起谱纸画个乐符。

见杨灵越进来,又瞥见他手中的纸,张了张嘴,最后招了招手说:“看看。”

“打扰您了?”

刘唤笑着摆摆手:“没有,感觉不太对,且早着呢,所以你刚才的提议是对的。”

说着接过杨灵越写的曲子。

刘唤看了看,然后摇头叹道:“得,我不用写了,你这也太”

杨灵越笑呵呵地说:“各有所长罢了。”

刘唤挑了挑眉,笑着问:“你是不是和曾莉私下商量给我们做局呢?”

这时,周董也是一脸得意地走了进来,杨了杨手中的谱纸。

刘唤同样接过一看,没说什么,递给了周董杨灵越写的。

周董看了看,然后拿回了自己的谱纸,就在其他两人的注视下,叠好装回了自己兜里。

杨灵越咋舌:“啧,没意思了啊。”

周董却说:“我弃权不行嘛,想知道的话,听我下一张专辑喽。”

说完出门把陈易迅叫了回来,这哥们儿刚写了一段旋律,也挺好的。

按照刘唤的话说:太流行,不适合,这是雅乐。

几位裁判们得知四人已经出了结果,很是不满,但周董和刘唤都不乐意把自己写的再拿出来了。

刘唤止住众人的交谈说:“行了,行了,我有些想法,纸给我。”

却是刘唤已经开始编曲,什么大鼓,非洲鼓,手铃,钢琴,三角铁

在众人的参与下很快便完成了,本身曲子也不长。

结束后,谭婧不解地问:“不用传统乐器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