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 / 5)

加入书签

们的闲话,便趁着等菜的这当口插了句嘴:“那是你们不知道那位赵家老爷的为人!”

见所有娘子都朝他看来,男人笑了一下,才又道:“那赵员外做官时就很是廉洁,十分有名望,他是不愿跟那些脏污的家伙打交道才辞官的,但哪怕他不做官也是个真名士,他写一幅字,不知多少人高价去求,但他从不买卖,只凭心赠友,我听说啊,当初是赵员外死里逃生后亲自许诺,只要恩人有所请,他必有所应,哪怕温老汉时隔十年才去兑现,那赵员外亦守信答应了这门亲事。”男人说到此处,不由赞叹:“赵员外这等正直守信之人,竞然分毫不嫌温家寒微,实在令人感佩!”

“这温家也是走了大运了,有赵小姐这位儿媳,我看哪,他们温家父子从此往后也就吃穿不愁了!”

那中年娘子一边切菜,一边说道。

“可不是么?今日赵府的管家都来了,我看不日,怕是要给温家再起一座宅子了,那赵员外必然也不忍心女儿住这样四处漏风的茅草烂屋吧?”男人说道。

其他娘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唯有洗碗的那位年轻娘子低着头,她似乎在看水盆里的碗,好一会儿,阿姮听见她轻轻的,十分不合时宜的叹息:“锦绣堆里长大的小姐,却嫁给一个渔夫………

阿姮隐去身形,这些人热热闹闹地说着话,根本没有发现她与程净竹。新房中,守在赵小姐身边的粉衣婢女有些忍不了了,她愤愤道:“小姐,奴婢去让她们闭嘴!”

那些人其实已经压低了声音,可这逼仄的后院,屋子又实在简陋,院里多少声音屋中都听得真切。

粉衣婢女正要往门口去,却被人一把拉住手腕,婢女垂下眼帘,看见小姐鲜红的衣袖,白皙的手腕。

赵小姐另一只手缓缓掀开头上的红纱,阿姮走到新房前,透过榻门上轻薄的窗纱,看到她那张与谢朝燕如出一辙的脸。她乌黑的发挽成髻,戴着金玉凤冠,一张年轻的面庞轻扫粉黛,艳若桃李,她的神情很冰冷:“你回去吧。”

“小姐?”

粉衣婢女一时没明白她的意思。

赵小姐松开她的手,说道:“你回青屏去,让管家他们也都回去。”粉衣婢女闻言,立即跪倒在赵小姐面前:“小姐!奴婢做错了什么吗?您为什么要赶奴婢走呢?”

赵小姐轻轻摇头,鬓边镶嵌红色宝石的流苏微微晃动,喜烛映照她满头珠饰闪闪发光,更衬她娇美风姿:“你什么也没做错,我也并不是罚你,你回去,别跟我在这里受苦。”

婢女忙道:“小姐,老爷绝不会看您受苦的!是这黄历上的好日子太急,否则,否则老爷定然是会先置办好宅子,再让您跟姑爷成亲的!”“凭什么?“赵小姐一瞬看向她,发间珠玉一荡,她那双美目变得凌厉,“我爹当初是许给恩人一个承诺,是他温家亲口要的这门亲事,亲事既然要来了,这恩也就报了,至于良田美宅?”

赵小姐忽然一笑,凌冽美艳:“那已经太过了。”婢女抓住赵小姐的手,忽然垂泪:“小姐,老爷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你啊,老爷是想你过得好………

赵小姐岿然不动,脑海中倏忽想起那一日。“芳如,若没有温家,我十年前就回不来了,若真那样,你们孤儿寡母不知要如何生活,"身穿赭色袍衫的父亲在书房中,拉着她的手说道。赵芳如顿时感到一种刻骨的寒意,她从父亲掌中抽回手,不敢置信:“您果真要为了一个承诺,将女儿嫁给一个…一个渔夫?”在此之前,赵芳如想过自己可能会有怎样的以后,但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归宿竞然会是一个渔夫!

“他也可以不是渔夫。”

赵员外说道:“我已见过荣生那孩子,他模样生得很不错,只是因为家贫而没能进学堂,往后,我会让他进书院,即便不能求得功名也没有关系,官场不是什么好地方,但读书可以明理,增长见识,将来,你们自然琴瑟和鸣。”赵芳如觉得这是一个噩梦,一个极为可怕的噩梦,她眼睫颤动:“爹,您真的……不能毁诺吗?”

赵员外的神情一下变得肃穆:“芳如,人无信不立。”但见女儿眼中泪意朦胧,赵员外紧绷的脸又很快松弛下来,他忍不住去握女儿的手:“爹知道你心中有气,可这是爹当初亲口应下的事,救命之恩,君子不能言而无信,那老温当初救下我便不曾留名留姓,足见他淳朴至善,若不是因为儿子荣生,他也不会今日上门来提起这桩旧事,温家不要金银,只要这样一机姻缘,可见他们本不是贪图钱财之人,否则当初,那老温便该要我重金酬谢了。“芳如,你放心,爹绝不会让你受一丁点的苦。”父亲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赵芳如笑着笑着,眼中却浸出泪意:“父母之命,我不敢不听,身为人女,我自当成全父亲的报恩之心,我可以嫁过来,但你回去告诉我爹,我做了温家的媳妇,那便是温家的人,我不用他任何照拂,他也不准照拂温荣生,温家已经求得了我这个报酬,那么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许给他们。”

“小姐!”

婢女泣不成声:"您这是何苦啊!”

赵芳如端坐床前,任由婢女如何哭劝,她宛若一尊精美的玉雕,面上没有丝毫表情,唯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