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2 / 2)

加入书签

……

魏司南虽是头一回来,也看得出周老爷子是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一语未竞,早有人争相应和:“周老说的哪里话,您老人家高风亮节可是大家都知道的“要不是您主持,我们哪里有这样好的平台。说您好出风头,我第一个不答应!”

“喝水不忘掘井人,能学到您三两分就是我们的福气了。”一片奉承中,周老摆了摆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虽老了,却最喜欢见到年轻俊秀。魏师傅,你既说这沉香有假,不妨具体讲一讲假在何处。既让大家长了见识,也叫小齐心服口服。”古玩行中自来有盘道一说,就是在品评物件时不仅要说好说歹,更要说出好在哪里歹在何处。就算周老不垫台阶,魏司南也是要讲明白的:“周老抬爱了,说实话,我对香道没有研究。檀香,沉香,龙涎香这些,只是听过名号,要一一对号入座只怕有些困难。”

众人见他说得坦诚,倒有几分敬佩,齐总却又气歪了鼻子:“好哇,你一个连檀香和沉香都分不清楚的,在这装什么大瓣蒜!”你倒是分得清楚,不照样买到假货了么!叶九容很想怼上这么一句,怕被周老教训,终究是改成了腹诽。

魏司南也没理他,继续往下说:“我是个雕刻师,看东西的习惯是先看结构纹理,才好下刀。和田玉多是毡状结构,翡翠是纤维粒状结构,玛瑙则是纹带圈眼结构,但这块所谓的奇楠香,我看不出一丝纹理。”说着,还特意让了一步,好叫大家看清台上那块黑黝黝的物件,果然是糊里糊涂,分不出首尾。

叶九容得意地挑起眉,自古杀猪杀屁股,各有各道。如果今天换了个懂香的来,必然要从生闻说到上炉,前韵如何,中韵如何,后韵又如何。是凉气钻脑,还是馥郁迷人,多是主观说辞。魏司南另辟蹊径,倒是直指要害。周老也微微颔首,一般人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总是有些畏缩的,或是一知半解就盲目自大。能坦言不足,又能将被动变为主动,叶家丫头果然是觅得了件宝贝。

周遭议论纷纷,有人赞成,自然也有人反对:“玉石是玉石,奇楠香可是香料,这两者不能比吧?”

“我不懂香料,但沉香也是由树木淳化结成,只要是自然造物,必然留有痕迹。更何况……“魏司南指了指“奇楠香”上颜色尤其深的几处:“这是油脂浸润的痕迹,不是由内渗出,而是由外部强压进去的。如果剖开个横截面,会看得更明显。”

说到作假,再没有比玉工更清楚个中关窍的。一部玉雕史,有半部说的就是造假手段。在旧社会,可有不少是独门绝学哩,你学都没地学去!最基础的如给玉石加油煮蜡,不需随时佩戴几年便是油润模样。或给玛瑙烧色,使灰白玉髓转眼成为人人追捧的红玉。再甚者,将玉片埋在死狗或死羊中伪造血沁,翡翠用强酸洗出杂质后再注胶……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魏司南受名师指点,又独掌门户几年。对于火烧,烟熏,油浸,封蜡等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