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开张大吉(三)(1 / 2)
第26章二十六、开张大吉(三)
杨江州在很远的地方就看到了严如玉。
很难不看到,闹哄哄的人群中,那如白瓷般的面庞太引人瞩目。见严如玉望过来,他微微颔首,算作打招呼。严如玉扯一下嘴角作为回应,收回目光,将玉件放在柜台上,向老人介绍:“这块玉石像是抗战时期的无线电台,我就让师傅做成了电台的样子,料子不贵重,但用来做镇纸,很合适。”
老人拿起玉件,露出怀念的神情:“像,做得真像。”严如玉微笑:“雕刻师傅不知电台长什么样,我还特地去图书馆找来旧报纸,让他对着做。”
“多少钱?"老人问。
严如玉:“80块。”
老人拿着把玩一会:“能不能便宜一点?”严如玉笑道:“寻常人不会想要那个时期的物件,您老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我也不好多赚,报的是底价。这个料子是不值什么钱,但工钱可不低,雕刻师傅就在后面,您老可以问问他,做这个电台收了我多少工钱?”吴晓峰听闻需要帮忙,忙过来道:“这个电台是我做的,这个镇纸看起来简单,上面的按钮多,做起来可不容易。严老板又要求能旋转的按钮要做成能旋转,单是这个要求,我就想了好几天才想到做法,又花两天才做好一个旋转按钮,费老鼻子功夫了。”
“哦?是哪个按钮能旋转?"老人饶有兴趣地问。严如玉指着电台:“这个可以,这个也可以,不过只能稍稍扭动一下,件太小,难雕刻,只能做到这样。”
老人兴趣盎然地旋转仅有筷子头大小的按钮,果然转动了,高兴得又去转另外一个,又动了,老人开心地咧开嘴笑起来。“居然真的能转,真是巧夺天工!小杨,你来试试看,真好玩。”被点名的杨江州不得不向前,冲严如玉点点头:“严老板。”严如玉微笑颔首:“领导好。”
老人奇道:“你们认识?”
杨江州解释:“之前执…见过几次。”
他没说全,老人已经明白他的意思,打量严如玉几眼,恍然:“噢,你是那个……”
老人也没说下去,露出和蔼的笑容,询问道:“这里生意好做吗?”严如玉不知道为什么老人也会认识她,可能是杨江州汇报工作时跟领导提过,听老人问话,笑着回答:“还不错,在市场里卖东西,客人更多。”老人点点头:“这就好。”
“有没有人来闹事?“老人又问。
鲜花一样姑娘在这个行业做生意,保不齐会有些流氓地痞因为她相貌好就来找她麻烦。
严如玉摇头:“没有,市场里有保安。”
老人想了想,也是,开业第一天,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人来闹事,不过以后就难说了。
“小杨,你有空多来这里转转。"老人吩咐杨江州。杨江州点头应下。
老人吩咐完,让严如玉把电台镇纸包起来。严如玉装好,递给杨江州,老人从身上的中山装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柜台上。
严如玉放好钞票,找出20元,想要找还给老人,却发现老人已经走开。严如玉捏着钱,心头涌过一阵热流。
老人原本还讲价呢,听说是她,却又多给了钱!“这个老人气度不凡啊。"刘向东凑过来低声说。老人气度不凡,他手下的人肯定也不是普通人,难怪严如玉年纪轻轻如此美貌就敢一个人在鱼龙混杂的翡翠行业里混,原来是背后有人!严如玉点点头,没继续往下聊。
称呼那位为小杨,肯定是大佬,而且她发现他身后的人,腰间都是鼓鼓的,恐怕是配有枪,这样级别的大佬,不是她这样的小平民能随便议论的。接下来,虽然只卖出了两三件货,但出摊第一天就能有这样的成绩,严如玉已经很满意,到了中午准备收摊回家。
根据记忆,珠宝街也就上午的时候人多,到中午客人回去吃饭,下午会去别的市场逛,不会再来珠宝街。
刘向东见严如玉下午不出摊,也不打算出,吴晓峰要回厂里上班,陶春花犹犹豫豫,不知道自己下午要不要还守着摊。吴晓峰说:“守着吧,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他们没孩子,陶春花在家没事干就去打牌,还不如在这里守着摊呢,反正也不累人。
陶春花什么都听老公的,当即决定继续守着摊。严如玉也没说什么,下午即使人流量不大,但也有一些,吴家一个摊子两人忙活,进货的事情吴晓峰包揽了,陶春花有大把时间,守着摊子总比在家坐着好。
陶春花见严如玉没反对,更坚定了下午继续守摊的心。刘向东和严如玉先去铺面,今天上午两人都是守摊子,铺面那边都请人看着。
两人问过营业额,又一起离开珠宝街。
刘向东本来不太明白严如玉不守铺面,反而去守个摊子,现在有点明白了。他的摊子早上还卖了两件货,铺面却一件都没卖出去,帮手说没多少人进来看,都是在外面看看就走了。
“怎么会没人进店面呢?"刘向东疑惑。
翡翠这种富贵玩意,摆在店里才显得上档次,没道理在简陋的摊子上反而会比好好的店铺里容易卖啊?
严如玉微笑:“今天来的大多是看热闹的,当然不会带很多钱出门,也不会特意进一个翡翠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