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2 / 2)
太子妃已逝,不知会怎样伤心……两个三岁的孩子只见过杜玄渊几面,因年岁太小,记不得他。杜玄渊身上恢复了些许知觉,感觉到这地道之中越来越热,还有浓烟不断飘入。他急忙抱起两个孩子,循着地道往前,走到一处开阔所在。他将两个孩子放到地上,交代道:“世子,郡主,别乱跑,在这里等我。”两个三岁的孩子听懂了杜玄渊的意思,果真安静下来。杜玄渊现在万分担忧杜瑜,他回到方才昏迷的地方,找到那地窖的入口。却发现那入口已被不知道哪来的外力封死,不论他用多大力气都不能推动分毫。他昏过去多久?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外面发生了什么?杜瑜怎么样了?纷乱的息绪让他心神大乱。可他现在绝不能再乱,一旦静下来,便能感觉到头顶的地面传来微微震颤,这是还有兵丁在丞相府搜寻,必然是在找他和这两个孩……新逝的天子说李棠谋反……他自小跟随李棠,与他形影不离,李棠怎会谋反?杜玄渊只要稍稍想想这件事,便觉得可怕,像是人突然被枷入无形的桎梏,勒得人窒息却毫无反抗之力。
现在他能做什么?杜玄渊立刻想到,这地道不是久藏之地,其入口既在丞相府,就是再隐秘也禁不住一寸寸地查找。独孤皇后如今已下旨将他打成谋反的乱党。还有,这两个孩子若是被发现……她会毒害自己的亲孙吗?杜玄渊不敢再多想,飞快回到两个孩子身边。他用好的那只手抱起他们,两个孩子却不愿离去,抓着杜玄渊衣袖,指着里间的方向又哭出声来。太子妃的尸身还在那里,两个孩子舍不得母亲……
“世子,郡主,我会回来带娘娘走的。此地有险,我们得先离开。”杜玄渊恨不得自己立刻长出三头六臂!可他现在极度虚弱,一次运不动三个人。两个孩子身份尊贵,却十分乖巧。两人听懂了他的话,顺从地伏在了他骨弯里。即便幼小,不妨碍他们能感觉到危险。两个孩子紧紧闭着嘴巴,眼泪却依旧止不住地流下来……
那地道不知是什么时候所掘,十分狭长。杜玄渊将玄铁剑绑在身上,负着两个孩子往前走。走到尽头时,发现地道出口在一处不知名的竹林之中,一时看不出是城内还是城外。两个孩子哭得累了,在他的臂弯里打着盹。杜玄渊生平第一次抱孩子,没想到是在这样惊险艰难的状况下。他将外袍脱下来铺在地上,将两个孩子放下,地面虽干燥,却十分坚硬。两幼孩却因为年岁太小,虽然不舒适,却还是沉沉睡了过去。杜玄渊的左手早已麻木,他顾不得许多,警戒地移开窖口的石头,观察竹林外的动静。他不敢贸然出去,守着两个孩子静静等着。地道之中的时间一瞬一瞬慢得如同滴水凝冰。想到杜瑜,杜玄渊难受得如同刀割。等到夜幕终于降临时,杜玄渊安抚好一对孩子,从地道中钻了出去。他终于看清楚,这是在平都城西万福寺后山的一片竹林。城西万福寺年久失修,香客不多,后山十分寂静。他躬身从竹林中出来,在四周巡查半响,确保暂时没有人在此。才提起一口气,向丞相府飞奔而去。老远,杜玄渊就闻到了浓烟的味道。模糊的暮色中,他看到丞相府前面的两进院子已烧成了焦炭,此时还未宵禁,一些附近百姓在围在远处指点议论,再往里,就是禁军了。杜瑜呢?杜玄渊隐身在对街的房梁上,越想越是心心中唯一的希望是,杜瑜手里有丹书铁券,谁能奈他如何?他藏在一片阴影里,费力地清理思绪,府中起火,杜瑜会去哪里,去做些什么?他在屋脊和窄巷无声地行走,数次差点惊动巡查的禁军。等杜玄渊冒险找到离宫门不远的政事堂,却发现那里一片漆黑。本该是整个大宴中枢的政事堂,今晚竞然没有点起一丝灯火。这异常让他一颗心猛烈地跳起来。他不能在外逗留太长时间,任世子和郡主留在那地道里。杜玄渊生平第一次做了梁上君子,他从屋顶上掠过,翻进一户人家的灶房,飞快顺走一碗煮熟的豆腐。有李棠的嘱托,他来不及多想。带着那碗豆腐快回到万福寺后山。
黑暗中两个孩子在惊恐地搂在一起缩到角落。借着寺庙微弱的灯光看清是杜玄渊,才扑到他身边来。杜玄渊将那豆腐分给了两人,自己一口都没吃。他可以饿,但孩子不能饿。
世子李侄和郡主李曦月是生于龙朔十一年的双生子,现年只有三岁。身为大宴储君的长子和长女,受千恩万宠。他们长到这么大,大概从没有吃过这般粗糙无味的食物,尽管这碗豆腐已是那家灶房里最软的东西。天起暴雷,连这样幻小的孩子也无法躲过……
杜玄渊决定,明日一早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赶到北大营,调兵回京城,保护世子和郡主,救出李棠。
最令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他终于赶到北大营时,隶属于太子左卫率的果毅、统远、陵锋等七营已悉数被打散建制,分别调离京城。杜玄渊未及靠近,在北大营辕门处看到了全然陌生的旗号。一切均超出了他的意料,杜玄渊眼前一黑,陷入了二十二年来从未有过的屈辱和挫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