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1 / 2)
第33章三十三章
人在挣扎求生之时,往往会忽视时间的流逝。只在某一日,看到身边草木焕然一新,才会突然察觉严冬已过,惊风飘雨,光景驰流,又一年春日已悄然而至了。
仙阿山往西数百里,山川迭起,水道纵横。赤桑城坐落于这里的坝子,是一座人烟繁阜的山中小城。城虽不大,但山水相连,百业兴旺,是一处南北枢纽。不少路过的客商都知道,这城中还有家锡局。城西河道之旁,砖石所砌的一个庄子便是。客商南来北往,路过赤桑城,若有货物托付,便去找这家长泰镖局。长泰镖局虽规模不大,因坐落在赤桑城中,生意一直不错。
离镖局不远是一片拥挤的民居。这城中时而会有山匪闹事,普通人家均愿意住得离镖局近些,求个周全。在这片民居之后,有个单门独户的小院。院门处长着一株粗壮的木兰树,不知是何时所栽。蔺九随镖队走镖离开时还是去年秋日。待他返回赤桑城,回庄里交了武器,走到小院门口,突然看到满树木兰开得灼灼烈烈。抬头望去,玉色花朵挤占了大半个院子。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已是春日了。他敲响院门,里间有个年约半百的妇人打开门欣喜地问候道:“蔺先生,你回来了?这一路可还顺利?”
蔺九答道:“劳烦您老挂念,一切顺利。”院中有个五六岁的孩子,见到蔺九回来,飞快地跑过来抱住他双腿。蔺九长得太高,他只能抱住他的膝弯。“爹爹!”蔺九问道:“妹妹呢?”
小童指了指屋内,“妹妹正在午睡,我不困,在这里温书。”旁边的妇人是蔺九雇来照顾兄妹俩的婆子,她寡居多年,时间长了便把这一对兄妹当亲生一般疼爱。她闻言打趣道:“明明是双生子,偏就这样不同!一个每日要午睡,一个从来不睡,不会累似的。”蔺九进屋,看到床榻上女孩一张恬然的睡颜,才放下心来,来到院中坐下。蔺铭从他带来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袱里翻出两个新奇的东西,玩心大起地拿起:“爹爹,这是什么?”
蔺九向院子忙活的妇人问道:“大娘,这两个小玩意是在弋北买的。不知这…是不是该给三四岁孩童玩?他们俩大了,不适宜玩这些了吧”郑娘子走过去看,那包袱里是一把极精巧的鲁班锁,一盏外饰华美的走马灯,都是给孩子的玩物。
“什么就不适宜了?蔺先生,三四岁的孩童哪里玩得了这个,要给他们,不一会就折碎了,给十岁孩子玩还行。不过这兄妹俩天生聪慧,给他们俩正好!蔺九舒了口气,“好,那就好。"他把蔺铭拉到身前,和他一起拆解起那鲁班锁来。
听蔺九这么问,郑娘子突然想。蔺九实在不像一个养大两个孩子的父亲。听说蔺九从前是给富贵人家当护院的。他在几年前来到赤桑城,进了长泰镖局,因武艺精湛,在镖局中很受重用。蔺九的发妻六年前死于难产,只留下这一双儿女与他为伴。
照顾这兄妹俩日久,郑娘子每每看蔺九便觉得有些奇怪。他年纪在三十出头,长着一张沧桑的面容,像是发妻逝去这些年,独自抚养孩子过于艰辛所致。他额头上已有了皱纹,一道长疤横亘在脸颊处,令人生畏,看样子跟镖局里威严稳重的中年镖师没什么两样。可蔺九明明独自拉扯大两个孩子,对孩子的种种小事却又完全不清楚。每每遇到些什么事都弄得手忙脚乱,必要来请教于她。郑娘子有个二十岁的侄子,有时候她觉得若不看长相,蔺九就跟她那二十出头的侄子一样大。将将成人,因被父母宠溺,倒还是十几岁的少年心性。比如此刻,他和那孩子坐在树下捣鼓鲁班锁,看着不像父子倒像是别的亲人。她生性仁善,不愿对主家有猜想,因此也没问过蔺九什么。蔺九看她忙完手中的活计,便从包袱里掏出一吊钱递到她手中。郑娘子一看,这钱是方才他在镖局中领的酬劳。他给的这一吊远超过这城中大户人家雇用短工的钱。
去年春天,蔺九在城中请了先生给两个孩子开蒙授学。他外出走镖一去就是数月,还会给这院中请一个护院。加上这两个孩子衣食用度,他们三人的开销并不低。可蔺九雇人出钱却十分大方,就像是从前过惯了富贵日子,从不知道节约一般。
郑娘子将那吊钱分了一半,将另一半劝回蔺九手里。“蔺先生,你给的工钱已经是别人家的两倍。你不用给这么多,我也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孩子,我不能每次都多要你的钱。”蔺九并不在意,又将那钱推回她手中。“大娘不必客气,这是你应得的。”说完便不让她再劝,转身去灶房吃东西去了。屋里午睡的蔺竹醒过来,静静地站到那门框处,眼睛里满是笑意。蔺九看她醒了,便放下手中碗筷,走过去抱起她,将她高高抛起又接住。小姑娘不会说话,指了指头顶满树的木兰花。蔺九便把她举过头顶,让她伸手去摘。
蔺竹摘了满怀的木兰,示意父亲放下她。她蹲下身将花插在那精美的走马灯上,提起花灯在原地雀跃地转起来。
看到这场景,郑娘子又有些惋惜。若是蔺九那可怜的发妻还在,老天又能让这女孩开口说话,这该是多圆满的一家。午后,城里的先生来给两个孩子讲课。蔺九便将院子让出来,自己到镖局后面的校场上和镖师们练武去了。走镖,练武,除开陪伴两个孩子,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