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赴齐(求打赏月票全订!)(3 / 4)

加入书签

伙,就是准备让刘季日后犯了事,由渠丰名正言顺处置了他。结果闹了半天,他自己人没了。

而渠丰自始至终都没能明白自己的苦心,他甚至还觉得,自己是看不上他。

所以渠丰一被调走,扶苏立刻就提拔了刘季。

算是给萧何的安慰。

曹参陪着扶苏下着围棋。

“太子为什么感到闷闷不乐呢?”

因为扶苏无条件相信刘季这件事,让曹参和夏侯婴对扶苏好感倍增,他们感觉在这波谲云诡,充满了危险的咸阳宫里,只有太子愿意为地位低下的人主持公道,并且愿意相信他们的品德。

曹参希望自己能够帮助扶苏。

“感觉自己身在这宫中,就像是笼中的鸟儿。有了翅膀却不能飞。”

曹参便问,“在太子之前,秦国有多少位正式被册封的太子呢?”

“三十多位吧。”

“那在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子,又有几位呢。”

“商鞅变法时期太子嬴驷,秦昭襄王次子安国君。”

“太子为什么不学习这两个人的经验呢?”

“无从学起。”

待在宫里,到处都是眼线,到处都是人,想做什么都很受限。

在咸阳这样的权力中心,人人都要时不时经受政治权力重新分配所导致的天地反复情形,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得所有人如临大敌。

他们过去被吓坏过,自然动不动疑神疑鬼。

扶苏在咸阳城里,一旦和嬴政有什么对抗的迹象,宫外就要有人担心到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一毕竟一家家人的前途和命运,全部都维系在某个人身上。

前几天,冯去疾还曾来探望过他,大意是要他安住心,不要乱为。

扶苏总觉得,这背后有嬴政的某种授意。

这样的日子过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曹参看着扶苏,明明是那么一个美好的人,为什么在这样的事情上却表现得非常焦急呢。

“太子不若出去散散心吧?”

“嗯?散心?”

“大王之前不是说,要让太子前去荆地戍边吗。我倒是觉得,出去戍边是好事。只是不一定要去荆地。”

“那我能去哪里呢?”现在嬴政应该不会给他机会再出去了吧。

怀疑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

“齐国。”曹参对着扶苏认真地说道,“齐国即将被秦国攻占。那里民众甚多,甚至听说有不少的六国遗留贵族都聚集在那里。不仅如此,齐国有着天下闻名的稷下学宫。”

“儒家、墨家、名家,都在那一带活动。太子贵为天下至高学府祭酒,管理百家,正需要去齐国改善原本混乱的局面。”

“那得看君父愿不愿意我前往?”

曹参拉着扶苏的手,“这得看太子有没有诚意,又有多少诚意。是为谁做事的诚意。”

扶苏望着曹参,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我去试试。”

——

数日后。

嬴政正在章台宫中处理奏章。

嬴政听到扶苏一个人整天闷在宫里,自认为是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嬴政认为自己精准地把握了时机,在扶苏的权力才刚刚开始膨胀,准备发芽的时候,就已经快速地切断了他的养分来源。

是以嬴政不再认为扶苏有威胁,早就把他的事情给丢在了一边。

赵高听说太子扶苏一蹶不振,恨不得踹他一脚。这就不行了!

越是这样的人,大王越是看不上,甚至不愿意重用。要让大王知道你的价值不止于此,留在宫里实在是浪费才行!

要学会反其道而行之啊。

赵高正在殿里指挥宦侍打扫宫殿,忽然谒者令前来。

“报大王,太子求见。”

嬴政冷哼一声,这小子乖了几天,这就缓过神来了。

“宣。”

“君父,臣请前往齐国。”

嬴政眼前一明,这才将笔停下。

“去往齐国,所谓何事?”

扶苏坦然对曰:“一为监管百家。”

“二为统一思想。”

“三为追捕六国在逃贵族。”

“四为安抚人心。”

嬴政听罢,饶有兴味地打量着扶苏。

谁教他的啊?这么快就爬起来了。

“那你就去吧。”

甚至没有过多的思考,嬴政这就答应了。

因为这几件事,只有扶苏才能做好,做成!

“微臣一定让君父满意。”

嬴政笑了起来。这话说的还算是中听。

“可以带上你在沛县挑的那波人。”

嬴政自从听了扶苏说过的那个梦,就对沛县很好奇。可是他命人查遍古籍,都找不到那个沛县过去出过什么人才。

“谢君父。”

——

王后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

“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前不久才……”

熊柔笑道,“母君,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太子才华出众,威名远播,天下庶民多有敬仰。太子素来治学颇有心得,无论是朝堂论辩还是与儒臣谈论学问,总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