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临兴聚首4(2 / 2)

加入书签

趣的福建海商,一同前来拜会。

据黄景义介绍,李承对这笔购船生意极为重视,返回月港之后,直接派其他手下,连同新人郑甲,出海前往日本,自己则留了下来,与许新豪一起,张罗造船事宜。

相比李承纵横大洋的本事,许新豪人脉更广,来往各处组织货源、论买论卖可是拿手好戏。

多年相处下来,二人配合极为默契,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福建沿海闯出赫赫威名。

考虑到华兴需求急迫,许新豪便建议先收购一批两百料福船,连带着弄些青壮,赶在冬季北风起时,一并送到崖州,以视合作诚意。

随后,李承前往漳、泉等地,联络造船事宜,黄景义、许新豪等人便在海澄县(月港所在县)、龙溪县(福建漳州府附郭县)寻找卖主,准备积攒一批货船,尽快送往崖州。

对许新豪来说,四百料的大海船不太好搞,像这种两百料的江海两用货船,难度并不算大。

主要是华兴人给的价格好,买新船还有富裕,更别说旧船了。

抛开那些实在破旧的,搞一批次新的货船,肯定能够交差,主打就是一个“快”字。

华兴人初来燕朝,急着用船,趁着冬季北风顺当,先送一批过去,可不就是“及时雨”嘛。

另外,在福建这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恶劣环境,靠种田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发家致富了。

向海而生,才是福建人谋求发展的唯一指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