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云霄落败 魔气再现(2 / 3)
提升到了圣人战力,但是比三皇却是差了一筹。
三皇的战力与现在三清等人圣人中期的战力差不多。
而颛顼只有圣人初期的战力。
不过,
就算如此也很恐怖了,这相当于人族有了四位圣人。
如果不是有着天道限制于火云洞,人族连圣人都可以不惧。
称得上真正的天地霸主了。
在颛顼归于火云洞,帝喾接任共主之位之时。
有所感应的齐天将闭关中的云中子叫了出来,随后让他去了陈都收帝喾为徒。
做人族五帝第二任帝师。
当然,
人教、阐教和截教也免不了来此争夺了一番。
可惜三教如今已经分裂,各自都是敌人,心根本不合。
如此情况之下争斗结果根本就是毫无悬念。
三教完败,果山大胜。
其实,
就算三教没有分裂,合力之下有先天至宝也不是果山之人对手。
毕竟孔宣也有先天至宝金箍棒,孙袁和金鹏也有齐天赐下的防御不输先天至宝的业火红莲和灭世黑莲。
再加上三人都是准圣,玄都、南极仙翁、多宝三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至于其他弟子,
有准圣境界的姜孖、大罗金仙巅峰的玄灵和姜灵儿,三教也不是对手。
所以,
果山完胜也可说是在意料之中的。
而后,在云中子和中果山弟子的教导和辅佐之下,帝喾在人族的声望急剧上升,很快便稳定了共主之位。
帝喾是一位仁德之君。
在位期间,帝喾明察秋毫,知人善任,顺从民意,处处为人族着想,以仁德治世。
缔造了更强大的人族盛世,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人族实力稳步提升,气运也水涨船高。
数千年后,
帝喾功德圆满,在果山故技重施下,知晓了下一任共主——
尧!
帝喾在将共主之位禅让与尧后,自身证得人族之皇道果,晋升圣人初期。
归隐火云洞。
至于作为帝师的云中子则是和姜灵儿一样晋升到了大罗金仙巅峰。
尧,人族五帝的第三帝。
亦是人皇轩辕三千妻子之一的后代子嗣。
在位数千年,在同样击败三教的果山弟子云霄的教导和辅佐之下,重新测定四时。
统一人族历法成岁,授农耕时令。
测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6=9+
而且设置了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最后还制定了礼仪制度。
规范了人族的行为举止,促进了人族的文明发展。
最后功德圆满,证人族之皇道果,被天地赦令,同样隐居火云洞。
而云霄成了继云中子之后,果山的第四位大罗金仙巅峰。
尧帝圆满之后将共主之位禅让给了舜。
而此次帝师之争,三清也不知是知道自己门下不是果山对手,还是其他原因,并未前来争夺。
琼霄没有丝毫难度的成为了舜的师尊。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
亦是人皇轩辕的后代子嗣。
此人很有孝行和仁和,不仅家庭,对待下属、政务、百姓也都是仁和对待。
同时大力推行德教,教导臣民以“五典”——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提倡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的处世之道。
人族作恶之人都极大减少,百事振兴,人族的凝聚力提高到了极致。
舜在位数千年,在琼霄的教导下,舜不仅制定了人族的法律,在政治上也做了大的改革。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提高人族高层的办事效率。
让人族进一步繁盛。
千年后舜功德圆满,成就第四位人族之皇果位,隐居火云洞。
其辅佐帝师琼霄,一样成就了大罗金仙的修为。
就这般,人族五帝顺利的来到了最后一帝——
大禹!
之前在舜的共主之位禅让给大禹后,三清门下依旧没有前来争夺,只是一心在人族传道,与天庭争抢香火。
所以齐天的弟子碧霄顺利的收了大禹为弟子进行教导和辅佐。
与前面人族四帝不同的是,大禹一上任便建立了人族第一个王朝——
夏朝!
大禹同样是人皇轩辕的不知多少代孙鲧的儿子。
在成为共主之前,跟随父鲧迁至九州中原。
舜帝末期时,九州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
舜帝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创建了设置河堤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