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一战】【小马驹】?(3 / 3)

加入书签

《纽约时报评:“戏剧的魔法!”

《观察家报评:“一部伟大的国宝级作品!”

《泰晤士报评:“美得令人心碎!”

这电视播出的第二天,里根就在电视上发言:我们更应该制造原弹了,要以战反战!

江弦忍不住便想和里根唱唱反调。

他尝试着用这几个月积攒下来的自主合成机会,合成起之前想到的那本小说。

在输入一战】和小马驹】两条灵感以后,一阵悦耳的声音从他脑海传出。

还没来得及阅读,就听到朱琳的叫喊:

“江弦,你闺女拉了!”

“来了。”

翌日,江弦跟着作家们去参观了国会大厦。

两个星期以前,这儿被人炸坏了一个角,现在还在修理。

而后又跟着陈映真去拜访了一趟时钟雯教授,这是一名中国古典文学教授,她住在水门公寓,大名鼎鼎的水门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时钟雯热爱收集中国当代作家的录像,江弦在她那里看到很多老一辈作家的录像谈话,登时为文学馆的事情激动起来。

将事情讲明以后,时钟雯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支持的事情,当即愿意将这些录像拷贝一份给他。

在这儿江弦还见到了一位女士,名叫张明明,她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张恨水。

“你们要开文学馆,文学馆里怎么能没有张恨水呢?”张明明非常焦急的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回去把身边和爸爸有关的资料都给你一份。”

众人都笑了起来。

茹志鹃冲江弦道,她之前看过张明明的作品,叫《我的爸爸张恨水。

江弦忍不住感叹。

有个好爸爸真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又忍不住想,以后江年年长大了,一定要她也写一本《我的爸爸叫江弦。

离开华盛顿,下一站是纽约。

江弦一到纽约,就听说来自台省的作家鄂雨竹被她所崇拜的美丽国上了一课。

在下地铁的时候,鄂雨竹和同行的两名作家被几个黑人拦住,抢了钱包,还挨了几拳。

“现在,她尝到了‘民主’和‘自由’的苦头。”潘耀文调侃说。

众人都哄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