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又把爹爹忘了?(2 / 3)
下歇了,我们用不了多少时辰便能打扫出来。”
秦可卿颔首道:“不急,时候还早,嬷嬷当心些。”
见秦可卿如林黛玉一般的人美心善,嬷嬷们便愈发尊重了。
又过了一阵,方才嚼舌根的管家媳妇,与另外一位秦顺家的,低声道:“我怎么觉得这姑娘有几分眼熟呢?”
“有几分眼熟?你莫不是了眼了。人家姑娘才进门一日,你就眼熟了?”
“秦顺家的,我哪有心思和你打趣,我是真的在哪见到过,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快算了吧,就你那村子里,能出这么如仙女儿一般的姑娘?有朵喇叭长出来都费劲。”
“仙女?”管家媳妇被提醒了一声,而后惊道:“是她?是她!就是她!”
秦顺家的疑惑道:“是谁?”
“就是那个啊,宁国府逃婚那个!”
“啊?”
她们议论的声音虽小,可秦可卿就在不远处,听了只言片语,也能领会含义,当下心里就和打鼓一样。
“这怎么办?就连下人都能认出我来,老爷出门一遭回来还能认不出我?我有意隐瞒身份若被知晓,还不将我赶出去了事?而且,还有宁国府呢,那可是国公之府,不是谁人都能惹得起的,再者谁会为了一个骗子得罪国公府?”
“如果可以,我倒真不想离开这。大家待人都很平和,都很好,林姑娘很好,老爷也很好。”
“瑞珠,宝珠,你们怎么样了?”
千思万绪涌上心头,令秦可卿愈发难捱,默默划出两道泪来,当着众人的面只能以手帕遮掩。……
枢密院班房中,
岳凌不动声色的将文书接走,只佯装未闻。
卢渊上前宽慰道:“岳同佥,你莫要与他着恼。冯同佥对待公务还是一丝不苟的,只是性情偏执了些。”
岳凌也道:“无碍,我倒喜欢直来直去的。面前不对付,总比背后嚼舌妇强。”
卢渊微微一怔,不久又回了原位。
岳凌便也入座,头一遭做起了文职公务来。
提笔蘸墨,翻阅文书。
一叠大同府十二卫的调兵军情,一叠紫荆关布防图。
其中,紫荆关作为内长城第一关,坐落在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
过了紫荆关,便能直达京畿之地,而后再无险可守。
为了战火不烧到京城脚下,此关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但由于多年来,北方蛮族都未成规模,未能侵入到腹地,紫荆关便被忽视了,布防越来越薄弱,直至最近基于北蛮给的压力,才又寻出来,作为京城的一道重要防线。
岳凌一面参详着舆图,一面看着关隘的构造,再根据文书中汇报的近况,思虑着如果是自己,他会如何夺取关隘。
时光飞逝,这一想,便就到了下衙的时间。
衙门内的铜锣敲响,岳凌便起身,欲要归家。
卢渊问道:“岳同佥,这些文书可都过目了?”
岳凌答道:“差不多,明日再来写了批文,便能递给柴大人了。”
冯愈在一旁蔑视了眼,冷声道:“果然是武夫出身,明日复明日的道理都不懂。”
还真当他是王子腾了。
岳凌回首笑问,“冯同佥是哪一年的进士?”
冯愈挺直了些腰杆,神气道:“元庆十二年,怎得?”
岳凌又道:“冯同佥既然是进士出身,对经史典籍的理解定然比我深厚了,不才有一问请教。”
冯愈不屑道:“就你,也看过经史典籍?这一日都不见你提笔写过一个字,就拿一张舆图来回摆弄,你也识字?”
岳凌颔首,“只识得一点,自然才要不耻下问。”
冯愈紧了紧眉头,心里腹诽道:“什么叫不耻下问,我进士出身怎就成了下?算了,看你是个武夫,用错了词我也不和你一般见教。”
“说罢,什么问题?”
岳凌道:“经史典籍,作为圣人经典,那其中的话自然没有错了,对否?”
冯愈坦然道:“那是自然,圣人之言还能有错?否则我们还学什么?”
“那好,冯同佥听我的疑问。”
岳凌将桌上的舆图取了过来,道:“圣人言,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为何如今抵御北蛮,吾等还要再修缮这紫荆关,依托则地势而守呢?”
“既然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北蛮入侵中原,是我们对其没有施以仁政的原因吗?”
听岳凌对着儒家经典侃侃而谈,冯愈心下一惊,就连卢渊也忍不住望了过来。
“或许此问,冯同佥以为我是诡辩了。那在下还有一问。”
冯愈吞咽了下口水,已知晓来者不善,“什么?”
岳凌继续道:“圣人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若作庶人不必遵循繁复礼节,刑罚不可加身大夫之解,又何来我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若作礼不该将庶人排斥在外,刑罚不得与大夫从重之解,又何来礼之用,和为贵。这底线是不是太灵活了些?”
岳凌的嘴像是连珠炮一样,喷出的每一个字都似是炮弹一样打在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