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闽臣(2 / 3)

加入书签

方施福郑鸿逵等闽省群臣见状,亦是齐声高呼下拜

施福等闽省诸将高呼下拜以后,心中此时亦是一松,从刚才监国殿下言语之中,他们亦是看出了朝廷对他们的态度

监国殿下刚才这一番言语,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他们,桂监国一朝承继的是隆武法统,他们这些隆武旧将,此时自也是朝廷嫡系之臣,而非别国外将

闽省诸将此次协助朝廷克复闽省,已是将功补过,只要以后尽心为朝廷效力,那朝廷便不会再算今日以前之旧账

闽省诸将中如施福郑鸿逵,黄廷施琅等心思机敏之辈听得殿下言中之意,亦是放松下来

今日是殿下第一次与闽省群臣相见,他们不相信监国殿下此时会随意发言,今日就是没有张肯堂这一突发之事,恐怕监国殿下也会趁机声明此事,以安闽省众将之心

而闽省诸将此时听得监国殿下表态,果然也是放心了大半

他们最担心的便是朝廷会有人抓着闽省失陷这一段时间的旧账做文章,这一段时间里的事情他们根本解释不清楚,而现在监国殿下表明既往不咎,他们自也是放松了下来

朱朗宽慰了张肯堂几句,扫了一眼后方的众将,略一思索,便直接走到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身前

“这位应该便是固国公施福,施将军吧”

“施福参见监国殿下,臣临战无断犹疑,未能一举却敌于国境之外,竟累得殿下领军亲征而来,臣有罪”

施福此时说的是张同敞来时,施家等人观望不动,直到粤省捷报传来,这才决定投入桂监国朝廷麾下之事

当日安平城中的情况,张同敞肯定已经汇报朝廷,此事是绝不可能瞒过监国殿下的,与其故作不知,不如趁着此时直接说开

施福说完以后,就要下拜,而朱朗也是直接伸出一只手,阻住施福下拜

“将军能领军归义朝廷,便说明将军心存大义,将军此番在漳州长泰大破清虏,于朝廷而言只有大功,又何罪之有”

“愿将军今后也能如漳州此战一般,时时以朝廷大局为先,奋勇争先,为朝廷再立新功”

“是,臣必谨记殿下教诲,以期为殿下再立新功”

朱朗将施福迟疑观望之事一带而过,明确告知施家如今是有功无过,令施福无须再为此事担心,而后又是略微点了一句,而施福也是会意,立刻表示恭顺

朱朗与施福又是聊了几句,而后便看向施福身后的施琅,开口说道

“这位便是奇袭漳州,大破长泰清虏的施琅将军吧,果是英武过人,一表人才”

“施琅拜见监国殿下,区区微末之功不敢得殿下盛赞”

施琅见得监国殿下看来,脸上也是闪过喜色,但仍是自谦开口

“施将军过谦了,这可不是微末之功,而是大功,朝廷是要重赏的”

“朝廷若是再多几位如施将军这等的年少英杰,孤又何愁东虏不平啊”朱朗此身实际上比施琅还要小上两岁,但此时众人听得朱朗所言,却皆是觉得理所当然,而施琅听得监国殿下夸赞,脸上亦是神色欣喜

他拼死突袭,夺取战功,可不就是为了领功受赏,得到朝廷赏识,获取更大的官爵势位,显耀人前吗

朱朗与施家两人足足谈了将近半刻钟,在闽省众将之前让施家之人尽显恩荣,这才走向下一处

“这位是定国公吧”

“臣郑鸿逵见过殿下”

“嗯,定国公辛苦”

郑鸿逵见得监国殿下走来,亦是连忙躬身行礼,原本郑鸿逵也打算如施福一般,借着此时向桂监国请罪,但是郑鸿逵躬身下拜以后,还未等他起身,监国殿下竟就已经走向了下一处

郑鸿逵身子僵在原地,脸上神色先是闪过一份羞怒,但看着监国殿下身边焦琏马宝等一众军将,又看看外围那一排排身着铁甲的精锐军卒,心中却是升起一丝无力感,紧接着郑鸿逵心中却是不可抑制的升起一丝恐惧

桂监国不是隆武帝,而他也不再是从前那个,足以在闽省呼风唤雨的定国公了

黄廷等众人见得监国殿下在郑鸿逵身前竟只是略一停顿,竟就直接走过,脸上亦是神色愕然,众人低着头,看着前方脸色青红不定,但很快又是化为苍白的郑鸿逵,眼中皆是若有所思

若是没有先前接见张肯堂施福等人的情况作对比,监国殿下这番举动也不算什么,毕竟是皇帝嘛,能道一句辛苦已是难得

但有了先前张肯堂施福两人的衬托,此时监国殿下对郑鸿逵的态度却是变得极其扎眼起来

监国殿下刚刚与施家两人,可是足足谈了大半刻钟,其间极多赞美之词,但现在对这郑鸿逵却只是敷衍了一句,便直接走过,任谁都能看出监国殿下对这郑鸿逵的不喜

而闽省众人亦是知晓监国殿下,为何对这郑鸿逵是如此态度

施家虽是坐视观望,但人家好歹还是护住了朝廷使团,而这郑鸿逵原先极力反对降清,但郑芝龙真正降清以后,这郑鸿逵却又突然态度大变,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劝众将跟着郑家降清去救郑芝龙

这郑鸿逵先前更是对朝廷使团百般阻挠,想要断绝使团与闽省诸将的接触,对这种两面三刀之人,监国殿下怎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