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投名(2 / 3)
城”
“杨矿曾在高斗枢麾下为官,高斗枢定然认得此人,高斗枢见得杨矿人头,便会知道我等已下定决心反正”
“你寻得了高斗枢,便立刻护送高斗枢返回襄阳,高斗枢入了城中,才能让军中士卒安心”
王昌低声应了一句,而后便取过桌上的铁盔,径直向着门外走去
很快门外便响起一阵惨叫声,惨叫声只是持续了片刻,便微弱下去,而后彻底消散在深冷的雨夜里
襄阳城,城中四门此时早已紧闭,雨幕之中,数十名身披蓑衣的骑卒,向着城下快速驰来
王昌护卫着高斗枢赶至城下,城头的兵卒验过王昌等人身份,这才缓缓打开城门
王昌等人入城以后,便直奔襄阳府衙,高斗枢入了府衙,便被王光泰引入后堂
后堂之中,此时却是摆着一颗颗首级,每一颗首级旁还放着一枚官印,这些皆是清廷所命的襄阳官吏
王光泰流贼出身,行事也极为狠辣,在决定彻底投向明廷以后,除了杨文富漆尚友两人,襄阳知府杨矿,推官李实发,襄阳知县潘朝佑等十余名襄阳府县官吏,皆被王光泰斩杀
王光泰留下杨文富两人,并不是因为杨文富如实交代了王光恩的情况,而是因为这两人还有用,这两人乃是督府派来的军将,掌握着许多湖广督府的最新情报
而且留着这两人,也能让高斗枢确认王光恩此时的情况,打消高斗枢对他们的疑心
高斗枢看着堂中的一颗颗首级官印,也是知道王光泰已是下定决心,彻底投归朝廷
大堂之中,高斗枢看着对面的王光泰,开口说道“老夫昔年与王将军共同守郧数载,素知将军忠义,今日将军毅然反正归朝,朝廷又得一大将矣,老夫稍后便上奏朝廷,以彰将军反正之功”
“当日鞑子突至湖广,京中又传来种种耸人消息,当时郧阳各地一片大乱,我等不得朝廷声令,孤军无援,无奈这才只得降了鞑子”
“岂知这鞑子竟是狼子野心,竟强行逼迫我等剃发,城中军民自剃发后,无一日不盼复归朝廷”
“此次末将等人反正归义,亦是城中军民众望所在,末将等人如今只求朝中宽恕我等前罪,绝不敢再言功赏”
高斗枢闻言,又是称赞了几句,保证朝中绝不会追究旧事,而王光泰在听得高斗枢给出的保证后,神色也是略微安定下来
其实两边都很清楚,此时襄阳城为何要反正,但对鄂省督府与高斗枢来说,王光泰因为什么反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此时要借助襄阳反正一事,来撬动鄂省的局势
王光泰看着对面的高斗枢,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此时末将虽反正归朝,但除襄阳一地以外,其余各地却皆在鞑子手中,襄阳如今四面皆敌,形势危急”
“末将以为,此时当趁清虏无备,立刻发兵攻占郧阳等地,以缓襄阳危局”
高斗枢闻言,却是立即摇头,开口说道
“不可,此时朝廷大军正围攻荆州,将军当速速发兵,协助朝廷夺取荆州”
王光泰听得高斗枢所言,脸上也是浮现为难之色,开口说道
“末将麾下也不过七千余人,真正可战精锐不过一两千人,此时纵是全发至荆州,恐怕也难以助朝廷破城”
“末将与高大人先前共同守郧,郧阳等地多有末将旧部,此时只要末将领军前去,必可轻取其地,为朝廷收回郧阳”
高斗枢听得王光泰所言,却仍是摇头,开口说道
“攻取郧阳固是简单,但将军需知,此时纵是收回郧阳,也根本无用”
王光泰终究是流贼出身,虽是行事狠辣,但眼光仍是只局限于自家的一城一地,看不到鄂省全局
王光泰此时被逼反清,随时可能被清廷调集大军围剿,所以王光泰才迫切想要攻夺郧阳,为自己保住一条后路
但此时攻取郧阳根本无用,襄阳骤然反正,四面皆敌,此时已成清虏境内的一块飞地
此时纵是王光泰攻取了郧阳,也不过是将这块飞地变大了一些,依旧没有改变被清廷四面包围的形势
襄阳府往南是承天府,承天府再往南是荆州府
此时想要保住襄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夺下荆州
只要夺下荆州,荆州的大军便可大举北上,收复承天府,将荆州,承天,襄阳三府连成一片,也只有这样,朝廷才能真正在鄂省站稳脚跟
若是此时朝廷无法攻下荆州,不要说郧阳,王光泰就是趁机再攻占南阳也同样无用,依旧处在被清廷四面包围的状态之中
襄阳之军无论现在占多少,一旦清廷调集大军围剿,最终还是要全数丢掉,根本毫无意义
王光泰闻言,却是依旧沉默不语,其实王光泰也未必不知道,此时只有拿下荆州,才能真正守住襄阳
但王光泰的出发点与高斗枢却是全然不同,对高斗枢来说只有拿下荆州,将三府连成一片,才有可能真正守住襄阳,让朝廷在鄂省站稳
但对王光泰来说却并非如此,王光泰并不在乎襄阳是否能守住,此时王光泰攻取郧阳乃是为了拿到一条后路
只要拿下了郧阳,哪怕日后清廷大举围攻,他也大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