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易地(2 / 3)

加入书签

现在该怎么办”

冷僧机闻言,却是轻笑一声,开口说道

“什么怎么办,明人有一句话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等既替人家带了信件,总归得把这信件送到”

“这明人断情绝义,我等清人可不能失信于人,走吧,去下一家”

冷僧机将手中的信件放在地上,而后又是领着罗什等人径直离去,前往下一个明廷大学士何吾驺府邸

冷僧机等人一连数天,持着信件不断拜访粤省朝廷的阁臣及各部重臣,但却无一例外被拒之门外

冷僧机等人准备的确实充分,明廷朝中五名阁臣,加上六部九卿十余名大臣,冷僧机竟都能拿出这些大臣故交旧友的信件,上门拜见

给吕大器写信的蔡韫仙本名蔡奕琛,乃是弘光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给陈子壮写信的王觉斯本名王铎,在降清以前同样是弘光朝东阁大学士

弘光朝时,陈子壮乃是礼部尚书,吕大器则是礼部左侍郎,皆与这王铎二人同殿为臣,双方自然是旧识

在这两人中,王铎的声名最大王铎精擅书画,乃是此时闻名天下的书家,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王,乃是明清书画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

弘光帝即位以后,王铎因为在士林中的名声,被弘光帝召入朝中封拜入阁

但王铎根本就是一介词臣,王铎在崇祯朝时做过的,几乎都是南京礼部尚书这样的清贵官职,根本没有过经略一地的督掌实务的经历

让王铎书画丹青自不在话下,但让他治事理政却是根本不可能

清廷攻至南京城下后,弘光帝仓皇出逃,而王铎这所谓的文渊阁大学士,也与钱谦益等人直接开城降清

明廷崇祯朝所留的这些大臣,清廷占据京师时起用了一批,攻占南京时降了一批,攻占鲁王浙东时降了一批,攻占闽省后又降了一批,而且还皆是身居高位的中枢大吏

此时明清两边的高阶官吏,大部分其实皆是旧识,清廷想找人写信,实在是再简单不过

粤省明廷一众阁臣中,昔年地位最低的是苏观生

在隆武朝以前,苏观生最高的官位也不过是一地知府,直到拥立隆武帝成功,这才青云直上,骤然入阁拜相

但就是连苏观生这般骤然而起的阁臣,清廷都能在鲁省找到昔年与苏观生共事过的推官,给苏观生写信联络旧谊

其实冷僧机等人最想联络的,还是明廷军中的一众禁军主将

只是清廷一番搜索后,却是发现清廷朝中,竟找不出多少与这些武臣有关系的故旧

明廷五支禁军的主将情报,对清廷来说早已不是秘密,但问题是明廷之中的这些高阶武臣,在粤省立朝以前地位实在太低了

最得明廷监国皇帝信任的龙骧军主将焦琏,在隆武朝时不过一介偏远省份的副总兵,还是平叛以后才升上来的

在未平定靖江王之乱前,焦琏不过是不过是一参将,勉强算得上一个中层军将,在焦琏出任龙骧军主将以前,根本就没人识得此人

腾骧军马宝更不必说,闯营麾下的一名无名兵将罢了,连闯营内部的高一功等人当初都不识得马宝,就更不用说清廷一边了

忠义营李定国等西军就更是如此,西营众将如今一股脑投了明廷,清廷之中除了豪格麾下,基本便没有西军降将

清廷唯一有可能策反联络的只剩武骧军李明忠与李过

李明忠曾与孔有德等人在东江为将,李过则可靠投降清廷的闯营军将扯上联系,但这两人如今皆领兵在外,并不在广州城中

工部侍郎曾樱府邸门前,大门砰的一声再次关上

罗什看着眼前紧闭的大门,脸上神色阴沉,开口说道

“大人,明廷一众阁臣及六部高官都已走遍了,只剩一个瞿式耜,还要送吗”

“回去吧,瞿式耜乃是明廷首辅,是真正能做谈事的人,送了这几天的信,也该谈些正事了”

冷僧机眼睛向着后方看了一眼,而后却是轻笑一声,丢下手中的信件后,便转身返回四方馆

冷僧机等人身后的人群中,却是站了七八个商贾模样的男子

这几人虽也挑着担子拿着招幌,像是在极力售卖货品的样子,但这几人目光皆是有意无意的盯着府门前的冷僧机等人

冷僧机转身离去,锦衣府密探留下一人监视府门前的信件,而剩余之人则是紧随其后,继续监视冷僧机等人行动

冷僧机返回四方馆后,却是并没有选择再前往瞿式耜府邸

冷僧机返回不久,便通过鸿胪寺的渠道,正式提出要与瞿式耜会面

冷僧机等人这几日虽也戴上帽子遮住了发辫,但却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

京师之中的官吏如今皆已知道,鞑子使团正以递送故旧书信的名义,接连拜访朝中大臣

冷僧机第一日前往吕大器等人府邸时,朝中便已有大臣上疏,要求就地看押鞑子使团,不许鞑子使团在城中挑拨离间,祸乱人心

但奏疏递到宫中,却是石沉大海根本毫无回音,清廷使团每日依旧行动自由,而宫中的这般沉默放纵,也让城中的一众大臣开始惊疑起来

广州城中,收到清廷信件的大臣纷纷怒斥拒见,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