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李世民阐述天可汗真意,李隆基初登场,武周的落幕(1 / 4)

加入书签

李世民说话的时候,语气之中的怒气任何一个人都能听得出来。  这让李治的内心又是一颤,赶忙低下了头,唯恐成为在场众人视线的主角。  一旁的李泰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慢悠悠地开口。  “九弟啊,看来你选的这个老婆是真不错,把咱们大唐的江山都选没了呢,呵呵呵。”  李治羞愧难当,只能选择继续装死。  李承乾一看李泰这个得意的模样,也不高兴了。  “四弟啊,你怕是忘记了什么。”  “之前的盘点视频之中明确说了,李隆基是大唐皇帝!”  “若是大唐当真没了,这李隆基又是从何盘点而起啊?”  李泰被李承乾的这一番反问弄的直接愣住了。  皇位之上的李世民闻言,心中也是一跳。  对啊,如果大唐就到这里结束的话,那这个李隆基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心中顿时就升起了希望。  没错,朕的大唐还没有亡。  至少,不应该会被这个武则天所建立的武周彻底取代!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都先不要着急,且看下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做定论!”  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之后,在场的大唐臣子们也只能按捺下心情,安静地注视着金幕。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后,采用多种方式巩固了自己的权力,这才有时间来将目光投向边疆。】  【此时大唐的边疆情况是非常恶劣的。早在李治执政晚期,由于唐朝内部争权夺利不断,吐蕃趁虚而入,攻克了大唐的安西四镇,让大唐失去了对西域南部的控制。】  【同时,也是由于李治杀死了前来投降的西突厥首领,导致突厥人对大唐离心离德,很快就在漠南草原反叛,建立了后突厥政权。】  【此时的吐蕃,成为了武则天必须要面对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武则天在位时期,接连对吐蕃发动总计七次战争,其中五次取胜,两次失败。】  【战争的结果是武周最终夺回了安西四镇,遏制住了吐蕃帝国向西域的扩张,迫使吐蕃的扩张方向从西北方转向正西方。】  【但由于在吐蕃方向倾注了过多的国力,原本只占据了漠南草原的后突厥趁机强大起来,重新征服了漠北。在大唐东北的契丹等少数民族也趁势而起,掀起了多次反叛。】  【总体而言,考虑到西域对大唐和中原王朝的重要性,武则天统治的时代对比唐高宗李治末期,依旧能算得上卓有成效。】  【尤其是安西四镇的收复,更是让大唐在西域的统治足足多维持了百年之久。】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的李世民脸上表情稍微和缓了一些,哼了一声。  “这个女人,也不是全然没有用!”  李治则松了一口气。  如果武则天篡唐之后,这个武周就和之前盘点视频之中看过的大宋那样接连被痛殴的话,李治身上的锅肯定是小不了的。  但就在此时,李世民的视线依旧还是落在了李治的身上。  “尔为何要杀阿史那伏念?简直愚蠢!”  李治闻言,额头一滴冷汗沁出。  父皇,杀阿史那伏念,那是儿臣当了皇帝好多年之后的事情。  现在的儿臣只不过才十几岁,都还没及冠呢!  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教训李治,冷冷开口道:  “朕在草原之上的称号是什么,你忘记了?”  “是天可汗!”  “你要明白,草原和中原是不一样的,朕在中原是皇帝,在草原是天可汗。”  “想要统治草原人,就要用草原人的方式来做事!”  “他们投降大唐,朕当然要接受。朕出兵攻伐其他国家,草原上的部落们也需要出兵助战。”  “朕在草原,不是什么中原王朝的皇帝,是草原的大可汗,你——明白吗?”  李治听着,脑袋之中晕乎乎的。  少年李治,有些理解不了为何自家父皇要把那么简单的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上好几遍。  但更离谱的事情是,李治发现李世民的这几句话,还真听不懂!  反而是一旁的李承乾,此刻似乎有些回过神来了。  他迟疑着开口。  “父皇的意思是,其实您既是可汗又是皇帝?所以名义上中原和草原都是大唐领土,但其实……”  李承乾说到这里,突然有些迟疑。  李世民咦了一声,有些期待地看着李承乾。  “高明,继续说下去!”  李承乾得到了李世民的鼓舞,立刻就有了精神,开口道:  “其实,父皇您是两个国家的君王,一个草原国家,一个中原王朝!”  “所以,您统治草原就用草原的方式,统治中原就用华夏的方式!”  李世民闻言,不由放声大笑。  笑声响彻整座大殿,在大殿之中不停回荡着。  良久,李世民收回笑声,欣慰地看着李承乾。  “高明啊,你说对了。”  “大唐,确实是一个国家。但中原和草原,其实是两个国家!”  “朕确实是大唐皇帝,但朕也是草原可汗。这两个头衔是相等的,并不存在一个比另外一个更高。”  “这,就是为何大唐之前的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征服草原,但朕却可以做到的原因!”  听到这里,李泰才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一个王朝,两个国家。  草原可汗和中原皇帝,两个头衔集中于李世民一个人的身上。  李泰心念急转,开口道:  “所以父皇是用突厥人的制度来治理突厥,用华夏人的制度来治理汉人!”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  “没错。其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