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杭州大宋内乱酝酿,三国战争升级,诸葛亮对关中的分析(2 / 6)

加入书签

相。】  【这两人心胸狭隘,将李纲排挤出朝堂,又竭力攻讦宗泽,压榨百姓横征暴敛借机中饱私囊,同时对外谄媚金国,对内打压所有抗战声音,还主动放弃了河北,可以说罪行罄竹难书。】  【黄潜善和汪伯彦两大奸臣的滚蛋,无疑让许多大宋的有志之士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但,光明真的就会到来了吗?】  镜头一转,岳飞出现在画面之中。  他急匆匆地来到杜充的汴京留守府里,对着杜充请命。  “大人,扬州遇袭,陛下生死未卜。”  “还请大人允许下官领兵前往扬州抗击金贼,援救陛下!”  杜充听完岳飞的话之后,却陷入沉吟之中,良久不语。  岳飞心中不觉有些奇怪,便再度开口求战。  然而,杜充却依旧古怪地沉默着。  过了好一会,杜充才缓缓开口道:  “鹏举啊,本官当然知道你救援陛下和朝廷诸位大人心切,但本官作为汴京留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住汴京这座大宋京师!”  “完颜宗辅率领的金军已经从北边过来了,随时都会渡过黄河南下威逼汴京,此刻本官若是调动兵马去扬州,岂不是上了金人的恶当吗?”  “丢了扬州,罪责和你我无关。但丢了汴京,你我都要被陛下斩首抄家的!”  岳飞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难道咱们就这么坐视扬州生变?”  杜充正色道:  “怎么叫坐视生变?咱们守好汴京这座大宋都城,就是对陛下和全天下人最好的交代。”  “好了,你先下去吧,好好操练你的兵马,准备迎战金军。”  “其他的事情,等朝廷那边传来陛下的旨意再说!”  岳飞无奈,只能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等他离开之后,杜充一名心腹开口道:  “大人,您当真不打算派兵去扬州了?”  杜充哼了一声,道:  “派兵是肯定要派的,不然陛下心里怎么想?”  心腹疑惑道:  “那岳飞如此主动求战,您为何不派他去呢?”  杜充怒道:  “现在汴京之中真正能打的就一个岳飞,本官若是真把岳飞派去了,谁来镇守汴京,你吗?”  心腹被杜充骂得讪讪,过一会又忍不住道:  “可大人您之前不是都说了,让我们随时做好放弃汴京的准备吗?”  杜充翻了一个白眼,冷冷道:  “放弃还是不放弃,那可不是本官说了算的,那得是陛下说了算。”  “哼,在没有旨意之前,本官可不会离开汴京!”  随后,杜充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低声叮嘱这名心腹。  “你立刻安排马车,趁夜将本官家中的财货全部都运去南边。”  “嗯,江南那边是肯定不能去了,你们直接走陆路,先到襄阳城,再等待本官的进一步指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汴京这边的气氛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金军各路兵马陆陆续续出现,在黄河两岸对宋军防线进行骚扰。  两军之间也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互有胜负。  在某处战场上,宋军大举出击,将对面的金军击溃。  张宪喜气洋洋地提着一颗金军千夫长的首级,回到了岳飞的面前。  “将军,我们又赢了!”  岳飞嗯了一声,脸上却没有多少欢喜的表情。  张宪有些疑惑地开口。  “将军,你怎么好像不太高兴?”  岳飞叹了一口气,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陛下已经南巡到了杭州。”  “你说,陛下这一路从应天到杭州,难道就这么一直南巡下去不成?”  说是南巡,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赵构这小子压根就是南逃!  最好笑的是,赵构一直都觉得汴京不安全,但就在他已经逃跑到南方千里之外的杭州时,汴京依然牢牢掌控在大宋手中!  张宪闻言,刚刚打了胜仗的欢喜也去了八分,忍不住感慨道:  “唉,咱们大宋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一雪靖康之耻呢?”  两人沉默无言,收兵回归。  刚刚回到营地,就有快马前来,召岳飞去留守府。  岳飞还以为是金军主力正式出战了,急急忙忙地来到留守府。  刚到留守府,就看到了一脸严肃的杜充。  “诸位,不好了,杭州出大事了!”  “啊?”岳飞闻言,不由愣住。  这位陛下,怎么走到哪里,哪里就出大事?  ……  【黄潜善和汪伯彦去职之后,赵构任命朱胜非作为右相,又将王渊提拔为宰相,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同时继续兼任禁军统领,御营使司都统制。】  【此外,又将刘光世、韩世忠、张浚等人陆续提拔。】  【这些任命之中大部分都属于中规中矩,唯有对王渊的提拔,引起了文武百官,尤其是军中将士们的不满。】  礼部侍郎张浚刚刚结束一天的朝议,离开了作为临时行宫的杭州府衙。杭州城并不算大,逃亡之下的张浚也没有马车,就这么带着两名随从,缓步回家。  一路过来,张浚看到了街边张贴着许多布告。  “扬州张况陵,寻子张维贤,年纪二十有五,相貌端正,于扬州失散,若有人知其近况,请到显庆寺旁钟鼓楼西南二十丈张宅通报,必有重谢。”  “扬州李安国,寻父母李平洲,王氏……”  整整一条街的墙壁上,到处都贴满了寻人布告,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扬州,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镇江、常州等地。  张浚看着这些布告,心中沉甸甸地,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听到了一番争执。  “凭什么?那王渊害死了这么多兄弟,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