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犁庭扫闾,时代落幕(4 / 5)

加入书签

就在同年,八月;

关羽病重。

关羽可是当前大汉除却顾琛之外的武将之首。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刘备到底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这个兄弟。

得知此事,一向勤政的刘备甚至就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了。

直接便将国事交给了诸葛亮、顾炜。

而他自己则是要前去探望关羽。

关羽如今正在江东,受顾琛之令镇守江东,以免江东再乱。

虽然刘备的动作已经极为迅速,但只可惜天意如刀。

这两兄弟终究还是难以再会。

关羽并未能撑住,薨世于江东之地。

刘备问询后,瞬间便陷入了晕厥。

虽未能危及性命。

但整个人却仿佛在一瞬间便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

他回到了洛阳,以王侯之礼下葬了关羽。

谥为昭义。

以歌颂关羽之功。

自丧事之后,刘备身上的丧气也是越来越多。

他渐渐放下了不少的国事。

将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对太子刘禅的教育之上。

但可惜的就是,刘禅的才能确实是差了太多,饶是顾氏的教育方式也不足以弥补这其中的差距。

这确实是让刘备愈发的对未来担忧。

当今之势,看似大汉蒸蒸日上。

但实则一切的稳定都是建立在顾琛与他还在世的基础之上。

如今故人陆续凋零。

他还能有几日?

顾琛还能有几日?

若是待他们接连逝去之后,刘禅这种才能真的能扛起整个天下吗?

这是摆在刘备面前最为直接的问题,甚至都已经成了心结。

刘备绝对不能容忍大汉再次出现任何的问题。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备甚至都有了起了想换太子的心思。

也好在顾炜和诸葛亮劝住了他,说出了顾氏辅佐之语后,这才让刘备悬着的心渐渐安下了些许,但却终是难以彻底安心。

这或许就是人类的通病。

对于刘备而言,他实在是过于重视大汉社稷了。

能够让他信任的故人陆续离世,渐渐让他的心愈发的浮躁。

章武六年,十一月;

顾炜患病;

第六代顾氏子弟的寿命亦是要渐渐走到了终点。

刘备对此亦是万般的悲痛。

“文曜。”

冠军侯府内,刘备呆立在床边,双眼直直地凝视着榻上脸色如纸般惨白的顾炜,眼眶泛红似血,声音颤抖着:

“你也要舍朕而去了吗?”

诸葛亮此刻亦眼眶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虽说顾炜是在大汉再度兴盛之后才与他们相识结交,然而这份情谊却丝毫未减,真挚且深厚。

“岁月如刀,无可抵挡,陛下切莫过度哀伤。”顾炜望向刘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神色极为坦然,缓缓说道,“臣能走到今日。”

“亲眼见证祖父当年的宏愿在大汉天下得以实现,心中已满是满足,再无遗

憾。”

“臣,如今要去与祖父相见了。”

顾炜眼中没有一丝一毫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之感。他是多么渴望能快点见到顾熙啊!

身为顾熙昔日最为看重的顾氏子弟,顾炜虽长期在顾琛身后默默操持事务,但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顾琛的性格,也唯有这样一位能让顾琛毫无保留信任的人守在后方,他方能心、无旁骛地征战四方,成就今日这般伟业。

如今大汉诸事皆已步入正轨,他早已迫不及待要将这一切都告知九泉之下的顾阳

刘备脸上的悲伤愈发浓重,仿若一层化不开的阴霾。

他紧紧地盯着顾炜,嘴唇微微开合,似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唯有泪水不受控制地簌簌落下。

见状,顾炜笑容愈发温和,看向刘备,轻声说道:“陛下乃一代明君。

“臣若有幸在九泉之下得见大汉先帝,定会将陛下的圣明一一相告。”

“祈愿先帝们庇佑陛下福寿绵长,我大汉社稷坚如磐石,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此时,顾炜的呼吸愈发急促,胸膛剧烈起伏,整张脸愈发惨白如霜。

他真的已经走到了终点。

但他的面容上依旧不见丝毫对死亡的惧怕。

竭尽全力坐了起来,目光转向北方。

眼神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与河流,落在了远在幽州之地的顾琛身上。

他嘴唇轻启,喃喃低语了几句,只是声音太过微弱,旁人根本无法听清。

须臾,他缓缓合上双眼。

整个人瞬间便倒在了床榻之上,再也没了一丝气息。

见到这幕,刘备表情大变。

整个人身体一颤,瞬间便晕了过去。

“陛下!!

在场之人皆是表情大变,声声呐喊声瞬间便在这冠军侯府之中响了起来。

而顾易此时亦是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的将目光看了过来。

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