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刘备崩,万象更新(2 / 4)
紧紧的盯着他,又挥手指了指顾琛:“昔日我曾于洛水之畔,万民之前,立誓昭天下。”
“绝不负顾氏。”
“刘氏鼎,当刻顾氏名。”
“待朕死后,尔等要以父事征渡使,万不可效景平、桓灵三帝一般,负万民之望,乱我大汉社稷。”
他的声音愈发虚弱,但却仍是强撑着一口气不散,再次看向了顾琛:“子琰。”“太子软弱不才。
“若不能立国,子琰可寻他人立之。”
“朕…唯望社稷安康。
这还是刘备第一次在顾琛面前自称为朕。
但说出的话却是万般的诚恳。
可废立皇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将整个大汉都交到了顾琛一人身上。
给了顾琛无上的权利。
虽然顾琛本就能做到此事,但这也有根本的不同。
刘备这是在给顾琛合礼的权利!
但在场众人却又完全都不觉着奇怪,甚至是理所应当。
顾琛的双眼也是渐渐红了。
看着眼前命如悬丝的刘备,他终是彻底领会到了顾熙昔年所说的明君贤臣到底是何滋味。
他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旋即第一次朝着刘备行了跪拜大礼。
刘备终是彻底闭上了双眼。
“陛下!!!”
声声悲痛之音响彻。
顾琛跪在刘禅与群臣之前,眼角亦是不由得滑落了一滴泪水。
章武七年,如月癸酉日;
刘备崩于洛阳北宫。
临终之际托孤顾琛,给其废立天子之权。
太子刘禅继位。
谥为昭武。
刘备这种开国之君的离世,注定会对当前的大汉造成极大的影响。
虽然刘备早已下诏说过要效仿光武、孝明皇帝等历代皇帝的丧事,一切从简。但该有的礼节自是也不能少;
国丧如期而至。
不过或是因为顾琛已经返回洛阳的关系,整个天下并未出现任何动乱。
甚至相比于刘备在世之时,各地的官员更显如履薄冰。
刘禅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安稳登基。
而对于这个新任的皇帝,顾琛也是终于有了一些判断。
且不论其才能。
刘禅听话是真的听话。
他就根本没有半点想要掌权的心思,每每面对任何事,无关大小都是一句“尚父做主便是”。
且顾琛还能确定,刘禅这并不是装出来的,完全是出自真心真意。
这让顾琛都颇为的诧异。
于一个皇帝而言。
能有着这种性格可是极为罕见的。
哪怕其才能不足,但只要有着一心助汉的大臣帮助,刘禅这种性格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主。
这让顾琛对于大汉的未来有了清晰的判断。
虽然他扬名天下的方式是通过征战。
但顾琛这种几乎堪称于完美的六边形战士,他本就没有任何弱点。
尤其是现在的大汉还有着不少的能人。
诸葛亮、荀或、庞统、法正等一系列的能人都能给顾琛带来极大的帮助。
往往顾琛只要能定下初步的计划,这些人便能探讨出更为具体的细节出来,并很好的施行下去。
这可谓是直接让大汉的行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用的规模。
天下丝毫未乱。
作为顾氏至今唯一一个算是踏过了整个天下的顾氏子弟而言,顾琛如今更是能将顾氏子弟的传统发挥到极致。
对于各州土地的开垦,昔年那些有罪的世族子弟在这种时候就有了作用。
顾琛给他们留有了一些希望。
只要他们能够开垦出多少土地之后便会被赦免。
并且顾琛还根据顾康昔年所留下的手札经验,于整个天下之间在行治水之举,并向四方百姓借出粮种。
并废掉自汉武帝时便突然加剧的人头税,恢复到了前汉之初时的轻税。
借机来刺激人口。
其实在这种封建王朝的制度之中。
百姓们能否过得富足。
天灾人乱是一方面,吏治上的清明也是其中关键的因素。
如今的大汉正是万象更新之时。
吏治上的清明,更是远远超过了以往。
人口上的底蕴在这种时候就起到了大作用。
在这种种因素之下,整个大汉的国力迅速开始了恢复。
当然,顾琛虽然已经返回了洛阳,但对于边疆的关注却也丝毫不少。
四方边疆的战事始终未停。
蛮夷们的生活方式,就注定造成了他们需要再一些时候以劫掠换来生存。
这是双方不可调节的核心因素。
顾琛在一边治理天下的同时,一边于四方边疆之中设置粮仓,为后续的大战做准备。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剩下多少的时间。
但以顾琛的性格而言,只要他还能站起来一天,他便始终都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对于他的判断,群臣们没有半点的怀疑。
这或许也就是当前大汉最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