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2 / 3)
缎拿过来,王濯却抢先伸出手,直接道:“正是因为平日不穿,才想换个颜色裁一身新衣,怎么,妹妹舍不得?”“倒也不是……“王漱讷讷,忍不住瞥了好几眼。王灌险些当场笑出声。
做了两辈子姐妹,这个妹妹的性子她一清二楚,明明那石榴红的云锦是她想要的,却要在高见瑜面前装得大度,一并端出来供她挑选,又生恐她选中了,所以放的远远的。
“那就多谢四妹妹了。"王濯将东西抱在了怀里,低头喝茶。王漱咬着牙,不断告诉自己那只是一匹布,往后高见瑜还会送她更多,只要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个小气之人…她转头看向高见珀。高见珀的目光竟然紧紧黏在王濯身上。
手里骤然一空,直到王濯探手过来,接住了那只将将落地的瓷杯,问道:“妹妹怎么了?”
王漱这才惊觉她竞然一时心慌,险些又跌了茶盏。母亲房中已没有多少物件儿可供她摔了!
扶了扶云鬓,王漱笑道:“无妨。”
可是心里却止不住犯嘀咕。
算算日子,自打上次为西北献策失了圣心,她与高见瑜已有足月没见,这些日子谢夫人连门都不让她出,等外面的骂声渐渐过去了,才允高见琦前来纳征过去这些时日,他竟一点儿都不想她吗……王漱轻轻咬住了下唇。
她恍然惊觉,自打进门起,高见琦的目光就不曾在她身上停留。他先是在前院与父亲寒暄了许久,感谢他在早朝上的美言,走到荷芳院,又对挂在正堂那幅王漱新题的字大加赞赏,随后便向谢夫人介绍王府带来的聘礼,是如何珍稀,如何用心。
可她今日为见他这一番精心打扮,他却连一个正眼都不曾看过。一眼都没有!
那他前世说过的那些思慕多年、相见恨晚,他说的看见她眼里便看不见众生…都算得了什么呢?
走完了纳征仪式,王漱仍然心不在焉。
高见琦同王景年夫妇拜别,王景年说:“后面荷园中开了新荷,殿下不急回府,不如四处走走看看,迟些再回。”
未来岳丈发话,高见瑜无不应是,依言前往。王漱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大
王家这间荷园地处西北,离闺宁苑还有好一段路,是如今定国公的高祖父在年轻时修葺的,荷塘下铺了地龙,引南山上的温泉过来精心养着,先帝还曾在此处给越夫人贺寿。
这园子妙就妙在,既将一池风荷圈在了自家宅邸,又远远避开了闺阁女儿们的住所,让外客也能赏玩。
寻常时候,王濯不到此处来。
今日也是赶了巧,在庾夫人院中用饭时,王其濠说荷园里的棱角能吃了,又脆又嫩,正是新鲜,将一桌人馋得心痒难耐。定国公当即说:“夫人且稍候,我去剥几个棱角给你。”他早年跛了一条腿,庾夫人哪儿敢让他前去,问两个儿子,都支支吾吾地说要去做功课。
贴心小棉袄云湄自告奋勇替阿爹代劳,庾夫人又担心她不识水性,万一踩空跌落……
王濯不好白吃人家一顿饭,于是主动说:“我陪二妹妹同去罢。”时序仲夏,莲藕觚芦俱都还未长成。
只有满塘如钱大的莲叶,一片一片浮在湖面,被温泉催开的粉白莲花亭亭其上,随风摇曳。
荷塘边泊着一艘小船,云湄提起裙摆踩了两脚,皱着眉说:“奇怪……这荷园本来有两只船,怎偏剩下这一只破的?”“无妨,你坐着便是。"王濯笑着撑起青竹榜,棹点春溪,往青萍深处寻去。那菱角都藏在藕花深处,才露出一点尖尖,要等到七月才能完全成熟,这时节吃,就是图个鲜嫩。
王濯掌着船,云湄弯腰摘了半捧,就觉得头晕眼花,摆手道:“不成,这船晃得厉害,我得到岸上去。”
“那到前头八角亭歇息片刻。"王濯指着水中一处汀州,调转船头,向那边划去,“我再去摘一些,到回的时候再来接你。”云湄在亭中坐下,挥拳捶着腰,喊道:“大姐姐早去早回啊!”“放心!”
她这样说着,才撑船走了不多时,便后悔了。高见瑜正斜倚在水边一块大石头上,曲起一条腿,拎着半瓶酒赏花,船被他藏在了身后的芦花荡里,因而谁也不曾看见。但他远远地就看见了王濯的船。
在王濯将船靠岸,准备去采莲的时候,一只手突然伸过来抓住了她的棹竿。“四殿下。"暗淡天色下,王濯轻轻眯起眼。高见琦笑了笑,手指点地:“见了本王,不行礼吗?”王濯不语,想将棹竿抢回来。
高见瑜却反往怀中一带,眼看她一个踉跄,险些扑进自己怀中,这才松了手,弯着那双极丽的凤眸说:“你喜欢那匹云锦?下次我从台城回来,一定多带两匹。”
“不劳殿下费心。"王濯的眉眼中似有嘲弄,“既是太傅的心心意,殿下就好好收着,我可不愿受这借花献佛的东西。”
高见琦脸上笑意淡了下来:“你很聪明。”云锦和玉尺都是裴家人送来的,不必去问王濯如何知道,问也是自取其辱。他说:“你跟了我吧。”
一叶轻舟在水面摇摇晃晃,高见瑜直接迈步上来,站在她身边:“常年立于山巅,没有跌入过谷底的人,是不会知道登攀之路如何艰难的。你为老七做事,即便做成,也不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