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1 / 3)

加入书签

第51章意外

谢仪舟在城门口与谢启韵汇合,大堂兄已经走失快一天一夜,两人没时间也没心情客气,相□口头致意,谢仪舟拿出江景之的信物,让守城将士打开了城门。

为了减少麻烦,也是为了之后能够顺利离开,她只带了四个侍卫。人少轻便,一个时辰后,马车到达大堂兄出事的地点附近。谢大公子是为躲人离家,要去的散心心别院十分偏僻,是建在山中的,需要穿过一大片密林,正是经过这里发生的意外。天气严寒,茂密的枝叶大多都化作肥土堆积在土地中了,奈何灌木太过繁茂,干枯的草木相互遮掩,阻碍了人们的视野。谢仪舟下了马车,环顾四周,近处遍地荒草枯叶,而远处不得见,只闻下人们的呼喊声夹杂在冷冽的寒风中,忽远忽近。谢启韵与她一起下了马车,道:“我记得这林子里有许多猎人留下的洞穴,都找过了吗?”

“找了,洞穴、山沟全都找了。“别院的管事愁眉苦脸,“庄子里的下人全都来了,从昨晚搜寻到现在,喊得嗓子都哑了,别说大公子了,就连马车的影子都没找到。”

在这么大的密林里,单个人很好躲藏,马车则正相反。谢仪舟问:“会不会是马儿拖着车厢跑出了林子?”“林子外面是一条长河,马车过不了河,只能往后面跑。后面连着好几座山头呢…”

山里阻碍多,马儿若是真的进了后山,不多远就会被树木阻挡住。谢府下人进去查探过了,也未寻到马车的踪迹。

谢大公子和那辆马车就跟凭空消失了一般。谢家两姐妹正在询问管事的,四散开去查探的侍卫有所发现,过来禀报道:“是有人暗中放冷箭,刺激马儿发疯,从而导致意外的。”说着递来一只小巧的箭矢。

“这叫袖箭。"侍卫道,“最适合暗中施放,在那边的树干上找到的。”有人暗中作怪,就说明谢大公子的失踪是有人蓄意为之。谢启韵脸色发白,不可置信道:“大堂兄自从断了腿已近两年不曾外出,什么人会这样算计他?”

她都不知道,谢仪舟就更不知道了。

思量了会儿,谢仪舟问:“听陆管家说陈国公府的人知晓大堂兄出城的事?”

“是,但不一样。“谢启韵冷静了下,整理着思绪道,“国公府大小姐这几日频频来府上纠缠,堂兄躲避,她就来找我,我对付不过来,昨日晌午骗她说堂兄要去连城,且是在三日后动身,这才将她打发走。”时间对不上。

“照这么说,不是陈国公府的人动的手?"谢仪舟不解,又问,“还有什么人知道大堂兄的行踪?”

谢仪舟摇头,道:“大堂兄是晚间临时决定去城郊别院的,最早只有他院子里几个小厮知晓。我已经严查过,他们走得急,来不及往外报信。截止宫中生变,府中其余人也均未出府,没人能往外泄密。”没人泄密,怎么会无故遭到伏击呢?

难道有人一直在谢府外面盯梢?

谢仪舟知道的唯一一个与大堂兄结怨的人是罗启明那伙叛贼,不过听他的意思,弄断大堂兄的双腿后,大堂兄就成了废人了,他们恩怨已清,不会无故再次动手。

而且他们昨夜孤注一掷地起兵逼宫,哪里能有闲心来为难一个废人?除此之外,谢仪舟再也不知道什么关于大堂兄的事情。她在寻找真凶的事情上帮不了忙,去山林里帮着搜寻是给下人制造阻碍,只能寻了处较高的山坡,从上面眺望,试图查探出什么。山坡上视野稍微广阔了一些,谢仪舟仰头望去,在交错的枝丫里看见了灰蒙蒙的天空,心道可能是要落雨了,山中本就寒冷,再一落雨,大堂兄就更危险了。

大堂兄找不到,江景之那边也不知如何了……谢仪舟分心担心起江景之,正出神,一阵寒风吹来,她打了个哆嗦回神,深觉现在不是想他的时候,忙又去琢磨大堂兄的事情。大堂兄……江景之……

两人在她脑中相继出现,突然,谢仪舟脑中一闪,记起在江景之身边时听贺岭说过的一件异常的事情。

她急匆匆找到谢启韵,问:“国公府大小姐是前几日才开始纠缠大堂兄的?”

“她以前就喜欢大堂兄,两年前大堂兄提出退亲时她不甘心,也曾纠缠过几次,见大堂兄始终不愿意才渐渐远离。”谢启韵边回忆边回答,说到最后,面露迟疑,“…说起来,她的确是前几日突然重新纠缠起大堂兄……

谢仪舟问:“她为什么忽然改变主意?”

“她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说大堂兄的腿能医治好……”谢仪舟心头一颤,猛地睁大双眼,惊声问“她说大堂兄的腿能医治好?!”谢启韵因她的反应惊诧,仔细回顾了下过去几日的事情,肯定道:“她是这样说的。”

“堂兄出事后府中找了许多名医来看诊,都说无药可救,堂兄已经接受了噩运,她突然信誓旦旦这样说,并屡次登门纠缠,委实刺激到了堂兄,堂兄才会被逼离家…

说到这儿,谢启韵顿了顿,惊疑不定地猜测道:“所以……是有人故意这样与她说,以通过她逼大堂兄离京……谁会这样做?”“……罗启明。“谢仪舟怔怔回答。

谢启韵问:“罗启明是谁?”

谢仪舟已经无暇回答。

大堂兄的腿是罗启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