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超出预期(2 / 4)

加入书签

一下后头的工作。”

林巧枝连忙从旁边拖了一个椅子过来,坐在旁边。然后才发现,刚刚王柏强说的那一串,好像真不是为了来一个“来自老师的灵魂压制”

说的是真的!

她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舔舔嘴唇,然后指着自己:“我管这些?是不是……不太好?”

那么多老钳工,老车工,资历深,经验足,还有那么多组长,高工的徒弟。她这年龄和资历,能服众吗?

即使她再不懂人情世故,这点也是知道的啊!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主力工作,到方案和图纸这里就结束了。然后王工顶上。

王柏强语气平静:“怕什么。”

他抽出个工作本,就开始给林巧枝讲。

林巧枝:”

她偷偷窥王柏强的表情,不敢张口,那表情看起来颇有种“你好好听,我马上提问"的感觉。

她硬着头皮去听。

殊不知王柏强也是头疼。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活确实是给林巧枝干到方案和图纸完成,然后他接手往后推进落地。

如果林巧枝完不成,也是他用备用方案兜底。但现在这情况。

已经不是他想接手就接手了,现在整个厂,包括他,对这个模具分体研制的理解,都没有林巧枝深刻,所有的方案和图纸,都是她一点一滴磨出来的。且不说工业一环扣一环的紧密逻辑。

只看对整个20吨级模具的整体宏观把控,最适合的人选只能是林巧枝。只有她清楚透彻的明白每一步设计的意义。只有她深刻且百分百熟悉实施图纸的每一个细节。虽然他也能看懂。

但看懂和百分百深刻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自己的和别人的,终究不一样。

王柏强也没想到,把人逼一逼,能逼到这个地步,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超出了他作为带教老师,能从高处直接统领接管的地步。这不是他的本意。

设计方案和负责落地,完全是两回事,承担的压力也一个天一个地。这么重的担子提前下去,他都怕会压垮了这个尚且幼小的好苗子。王柏强声音都不免放轻放缓了几分,问:“听懂了没?”林巧枝眼神狐疑。

莫不是有诈?

按照王工一贯的风格,哪里会问你听懂没?讲过就是讲过,讲过的东西要是敢犯错,就准备好挨骂吧。

没错,肯定在诈她!

林巧枝赶紧举手保证:“都记住了。”

嘿,别想诈她。

看她这粗神经还偷乐的模样,王柏强眼皮一跳,心也是跟被羽毛挠一样慌,只能无奈道:“回去休息吧,明早跟我一起下车间。”“好嘞!”

林巧枝快乐下早班。

去喝汽水喽!

明天的事明天烦恼,反正天塌了还有王工顶着!林巧枝觉得这事多半还是王工来做,毕竟要管那么多人呢。第二天。

“走吧。”

王柏强带她下车间。

林巧枝早就听说过不知道多少版本了!什么王柏强眼睛跟扫雷装置一样,什么他心黑手狠不讲情面,什么他打一堆不合格品,什么有人看了他都腿肚子发软。

今天第一视角见证!

她跟着王柏强,看他进入一个个车间,从一个操作台走到另一个操作台,从一台车床走向另一台车床。

他会在每一台设备前驻足,观察分辨机器是否保养良好、运转流畅,他会在每一个模具和工件前停留,随时掏出标尺测量。然后与各值班组长、组内钳工交流沟通。

“你们这一批生产任务是怎么布置安排的?”“进度怎么样了?”

“你,对就是你,工作记录本拿给我看看。”了解工作安排,询问工件进度,抽查工作记录。过程中经常提问。

还会随机去和组内任何一个一线工人交流,验证对比情况。“你们班组这个件的工期慢了两天。“王柏强皱眉,目光直视对方组长,“什么原因导致的?”

林巧枝偷偷吸了口气,替人捏了把汗,两天可不少了,十几个小时的工期呢。

人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态度的原因?工具损坏意外的原因?“我们组徐三振天热吃坏肚子了,拉得厉害,干不了活,修养了两天。”“在哪吃坏的,食堂还是家里?”

“这…应该,是家里?”

她旁观者王柏强一再追问。

看他一定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看他寻根究底。

看他让这个班组的组长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解决方案他不满意。

他还会提出质疑。

最后这组长连抹额头上的汗水,保证下班去关怀探望,去厂办医院问清楚身体状况,如果徐三振状态受影响,一定准备好应急备用方案。林巧枝不敢作声,集中注意力学习。

要不然下一个这么惨的,就是她了!

王柏强一边布置工作,一边手把手教林巧枝。“这部分交给乔工组,天车用得多,他们组这方面经验比较足。”“这几个斜抽、齿条抽的抽芯部分教给翁工组,他们组钳工年龄大,心态稳,但是得注意抽查工作记录本,有时候就爱仗着自己有经验,略过规范步骤。林巧枝连连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