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3)

加入书签

福搞得满城皆知,今日又打扮得如此高调来赴宴,难不成她先前的与世无争全都是装出来的,如今她是真的准备嫁进东宫,做女主人了?

晏灵无声冷笑,眼里忍不住流露出嫉恨。她恨对方真是好命,出生前就与皇兄定下婚约,失踪十八年都没有死在外面,竟然还能好端端地回来。

太子已及弱冠之年,京中多少贵女的眼睛都盯着他身旁的位置,倘若她再晚回来个一年半载,那她的太子妃之位可就要拱手让人了。

晏灵眼波流转,视线转向了席间另一位紫衣贵女的头上。

今日宴会,男眷全都被安排在湖对岸的另一处水榭里。隔着一池春水,对方的目光痴痴地望着对面,看的可不正是她的那位皇兄嘛。

她眼神示意自己的婢女过来,用扇面掩着口,在对方耳边低语了几句。对方听后点了点头,悄然退了下去。

另一边裴旖也终于入座。她轻舒口气,环顾一周,今日长公主没有到场,代为前来的是陆从周。她的目光在对面水榭中的身影上短暂停留,身旁的青霜担心问道:“郡主,奴婢听闻方才您在竹林里险些又出事?”

裴旖收起视线,敷衍了句:“有惊无险。”

青霜心里默默叹气,捡着好消息道:“奴婢听世子身旁的翰墨说,郡主的别院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约莫再过三两日便可以回府了。”

裴旖靠在椅子上心不在焉嗯了声,目光缓缓掠过亭内聊天说笑的众人。

眼下晏绥已经回京,这个结果虽然是阴差阳错达成的,但好歹也算是完成了她重生后最初的目标。她不再是上一世那个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残害的假郡主,她切实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走向,至于这一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也由她,不由天。

裴旖垂睫喝了一口茶,察觉好像有人在暗中盯着自己,且那目光不像是善意。她敏锐抬起眼,还未来得及寻到视线的来源,丽妃忽然柔声唤她:“幼安,来尝尝这道汤,可合你的胃口?”

裴旖抬起眸,身后走上来一名宫女,垂首将一只白瓷汤盅放到她面前。一旁的女官介绍道:“听闻郡主在长陵多年,丽妃娘娘今日特意为郡主备下了长陵的三蛇羹。”

众人视线齐聚,宫女揭开盖子,青霜被那冲天的腥气熏得没忍住皱了下鼻子,邻桌的贵女也用扇子悄悄掩住了不适的表情,而后扭头向着主位方向的两位娘娘恭维笑道:“臣女听闻这三蛇羹,是取三种不同的蛇肉与猫肉炖煮而成,最为大补。为了一解郡主的思乡之情,丽妃娘娘真是用心良苦啊!”

晏然听言微微凝起眉头,坐在她身旁的苏黎盈满面震惊,快人快语:“这样的东西如何吃得?!”

谢颜神情担忧望了过来,裴旖沉眸看着盅里那黑乎乎黏在一团的东西,胃里泛起一阵恶心。

这道汤是长陵菜不假,可是长陵有那么多的菜式,丽妃偏偏选择了最冷门最奇葩最令人难以下咽的一道,是何居心,昭然若揭。

晏灵娇声笑道:“苏姐姐说得是,这样的好东西寻常人自然是吃不得了,我在京城这么多年也只是有所耳闻,今日才沾到郡主姐姐的光,有幸得以一见。”

她身旁的人紧接着帮腔道:“早听说长陵地广人稀,风土民俗与上京有很大不同,就连饮食也格外独特些,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无人听不出这话里对长陵的明褒暗贬,而贬低长陵,无疑就是在当众讥讽郡主,她在那样的穷乡僻壤待了十八年,纵使外表可以打扮改变,也只怕骨子里早已被那荒蛮的民风同化了。

亭内的气氛一时静了下来。

众人皆心知肚明,今日是丽妃母女的宴请,丽妃虽有皇子,又得盛宠,但根基却不如淑贵妃稳固。她暂时撼动不了贵妃,便挑了个软的来捏,意图从对方未来的儿媳下手,可怜郡主才回到京中不久,平日都是紧跟在母亲身边,哪里独自经历过这种场面?

可贵妃只是优雅饮着茶,始终没有发话,因而大部分人都是旁观看着热闹,少数几个人掩着口笑出声来,裴旖掀眸淡淡扫过去一眼,正是方才暗中不怀好意盯着她的那几人。

她悠悠靠进椅子里,淡定扬声道:“大昱地广物博,自然是应有尽有。各地民情风俗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若是执意将每一处都与京城相比,岂非成了坐井观天?”

方才出言奚落的人神色微窘,张了张口,却一时想不出该如何反驳,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讪讪闭了嘴。

晏然轻笑一声,目光凉凉扫过那几个挑事之人,最后落在晏灵脸上,冷声开腔道:“郡主所言极是,身为女子,做不到见多识广不是罪过,但若是再以目光狭隘为荣,可就当真是贻笑大方了。”

晏灵嘴唇抿得泛白,脸色隐隐有些难看。

她自小就不如晏然受宠,晏然又是个脾气不好的,从前还没有皇弟时,母妃常逼着她去讨好父皇和太子,为此她没少受晏然挖苦和嘲讽。今日是她的生辰,晏然竟也这般不留情面,连一个流落在外多年的郡主都比她这个亲妹妹更入得了晏然的眼,这叫她情何以堪?

丽妃柔媚无骨般倚在椅子上,一手撑着头,脸上的笑意并无半点变化,眸色却渐渐深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