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时代文艺:没有我们不敢出的书(3 / 4)

加入书签

只要是没见过这号妖孽的人,谁听谁迷糊。

“额……”

最积极的金社长卡壳了。

但是另外几位副台长马上热情起来,笑意真实了很多。

方星河摆摆手,主动给所有人台阶:“不聊这个了,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我需要先经历,再抒发,搞影视跟搞文学多互补啊,是不是?”

态度坚决,又在理由上给他们留足了余地,于是大家不再多劝,收拢话题,转头聊起节目里的表现。

“我跟你们讲,等到节目一播出,整个舆论界都得炸!”

谢戎眉飞色舞的跟他们吹牛逼,何总、金社长、陈总编和李红等人都没有看到现场,闻言追问个不停。

“我去看了,坐在后面角落里,真精彩。”

很叫人意外,张校天居然亲自去参加了节目,跟个伏地魔似的蹲在草丛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陈丹轻那个装逼犯,出国之前指天骂地的,发誓一辈子不回来,你们没经历过,不知道他有多狂。

我是真没想到,他会忍不住回国,更没想到,他精心挑选的回国试探,居然叫小方给一炮轰成了碎渣。

小方啊,虽然你做节目的风格实在太……那个什么,但是这次还真就骂对了,陈丹轻肯定能找到小圈子愿意接纳他,不过反感他的人更多,等着吧,这次夸你的声音,恐怕会很大很大。”

“哟,还有这种意外收获呢?”

杨欣喜不自胜,为偶像感到开心。

至于其他人,愈发好奇,纷纷追问是怎么骂的,进而又聊起出国好不好混的问题。

方星河仔细观察着众人的神态,渐渐的,摸出点底了。

何老是老革命,对米国极其不屑。

金社长稍微有点崇洋媚外,但整体立场很客观,持一种追赶态度。

其实这就不能用崇洋媚外来形容了,因为现在西方世界确实强,再怎么乐观的人都想象不到20多年之后是个什么魔幻屌样。

陈总编对国内最悲观,很愤青,聊天时总骂政府,但他又是一个铁杆的主战派。

谢戎身段最柔软,跟谁都能聊得来,反而叫人看不清。

至于剩下那几位,更是混到一定位置的政坛老油子,讲话克制极了。

于是方星河又打开星光面板,挨个扫了一遍。

白白空白白绿蓝红红蓝……

新认识的几位,除了那三个挂件副台长,身上都散发着或深或浅的白光。

浮粉,足够用了。

很合理,从反面来讲,以他们的年龄和地位不可能跟谁太交心,而从正面来讲,他们也没有理由敌视一个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土生土长自家孩子。

土匪叔是绿的,估计睡他一个姑娘能变蓝,睡俩变红,怀上当场紫气东来……咳咳!

总之,是一群值得结交且信任的人脉,很快就用得上。

至于杨欣李红那两位美女主持……咦?!

欣姐冒红光很正常,怎么刚见面的红姐也冒红光?

李红注意到方星河的视线,马上向他举杯。

“星河弟弟,姐姐敬你一杯酒,你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力量……”

方星河举起橙汁时仍有些茫然:“真的假的?不是客套话吧?”

“没有,真的。”

李红干了一杯啤酒,大大方方的和他聊了起来。

“我14岁那年,父亲下岗母亲病重,于是我只好出去干活,和你一样大的年纪,每天打好几份零工,攒钱供弟弟读书,18岁那年,我终于攒够了自己的学费,鼓起勇气跟家里讲,我也要读书。

结果我父亲想把我嫁人,彩礼都跟人家谈好了,我差点喝了一瓶农药,终于争取到了一次考试的机会。

后来我努力读书,一路拼搏,终于在去年考进了台里,成为了一个小主持。

闲暇时间,我很喜欢看各种杂书,你的文章面世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拜读了,从《知而不顺》到我和命运干过仗,再从《小镇做题家》到《读书的附加值》,我可以毫不夸张也毫不吹捧的说,每一个字都写到了我心坎上。

我们是一样的人,只不过,你比我更勇敢更坚强,也更善于思考和总结,我将视你为榜样和偶像,继续追随你的脚步……”

今年不过21岁的李红,美丽,大方,平静,讲起自己的过往既不夸张也不矫饰,透着一股子特别的坚韧生命力。

而她身上的红光,是那种像红宝石一样剔透的明亮。

通过她,方星河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的狂热粉里,去掉了那部分因颜值而狂热的小女孩之后,所有因文字升华而来的4级粉丝,恐怕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人。

因为截止到目前,他在文字里展现的精神核心,其实是非常非常高端的。

知而不顺,知已不易,不顺更难。

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文字,只会感到牛逼,很难深度共鸣,更不可能践行。

只有那些真正坚韧、真正勇敢、真正做到了和命运抗争的人,才会被文字核心催化为高等级粉丝。

这样的人,哪怕现在混得一般,仍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在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