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2 / 2)
在念叨什么?”
熟悉的声音,竟然传自身后。苏蕴宜愕然回头,却见裴七郎正在自己身后,似笑非笑地道:“莫非是在骂我…咦?“他忽然加快上前两步,伸出指尖抹了下苏蕴宜的脸颊,“怎么哭了?”
吸了两下鼻子,苏蕴宜慌忙扭过身子擦了擦眼睛,闷闷道:“我没哭……我就是,突然想回吴郡了。”
“待京口事了,我陪你一块儿回去。"裴七郎缓缓牵上她的手,用力握紧,“只是现在,我们要加紧追上他们了。”
这回苏蕴宜没再挣扎,老老实实地被裴七郎带着走,前头的路逐渐平坦,两人总算赶上了大部队。
褚隧伸手拦路下他们,“郎君,前头就是我等流民聚居之地,请郎君暂且留步。”
说罢,他大步上前,吹了段古怪的口哨。口哨声远远散开,只见不远处密林摇曳,从树上跳下几个人来,兴冲冲地往这儿跑,“大兄?是大兄回来了吗?”“是我,快来见过裴郎君。"褚遂引着那几人到裴七郎面前见礼,“裴郎体恤我京口众民,特意从吴郡募集粮草前来赈灾。”那几人惊诧地彼此对视一眼,二话不说,当即跪在泥泞地上对着裴七郎磕了三个头,同时口中称颂不已,待站起身,又朝四处打了几个唿哨一一左右山林间,竞霎时冒出无数人头,都手持锄耙棍棒,好奇地朝他们张望着。褚遂大声道:“还不快见过裴郎?”
隐匿于山坡密林间的流民们齐齐下拜,高呼:“拜见裴郎!”其声隆隆,震飞鸟雀无数。
苏蕴宜还是头一次面对这样的场景,上百人伏身下拜,堪称震骇人心,她不由得一时怔忪。裴七郎却仿佛见惯了似的,只是平静笑道:“叨扰诸位了,还请平身吧。”
“郎君,待过了这片林地,便是我等的住所了。我所提过的那名医者名叫林慧娘,此刻应当就在医庐。”
“林慧娘?"苏蕴宜好奇地问:“听这名字,那名大夫竟是女子么?”“不错。“褚隧与有荣焉一般地挺起胸膛,“慧娘是这天下最灵秀聪敏的女子!”
说话间,众人已穿出密林,眼前豁然开朗。却见不远处土地荒芜,错落无序地搭建着大片简陋的棚屋,有的是用破旧木板拼凑而成,有的则仅以茅草、树枝勉强拼凑用来遮蔽风雨。棚屋之间紧密相连,通道逼仄而狭窄,衣不蔽体的孩子们在其中穿行奔跑,时不时发出嬉笑尖叫,是这一片死寂之地唯一鲜活的声音。
而更多人,只是疲乏而麻木地在棚屋之间不停忙碌劳作着。这满目荒凉中,有一位女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穿着一身灰扑扑的麻衫,斜背着一只药箱,在流民堆中来回穿梭,时而蹲下身子仔细检查伤者的伤口,时而又半跪在一位病重的老妪身旁,握住她的手为其切脉。褚遂兴奋地迈前两步,大喊:“慧娘!我回来了!”若不随裴七郎登上此处,苏蕴宜竞还不知,这假山之高,登临其上,竞能俯瞰整座苏宅。裴七郎伸手扶了把有些踉跄的苏蕴宜,道:“小心。”待她站稳脚跟,裴七郎伸手一指,“你看那儿。”此时已近入夜,天色昏沉,苏氏宅邸内却是处处灯火通明,尤其裴七郎所指东北位,更是火光熠熠,几乎将半边天点成白昼。苏蕴宜定睛一看,“那是……
那里正是白日里才“先祖显灵”过的粮仓,此刻无数火把晃动,仆人们正将一袋袋米粮从仓内搬到仓外。火光映照下,人影模糊而渺小,如同蝼蚁,而与之相对的,仓库外堆积的粮食却高耸如小山,数座小山重重堆叠,远远望去,竞如连绵山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