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有世民这样的继承人(1 / 4)
第35章寡人有世民这样的继承人
第36章
赵国使臣被侍卫抬下去后,李世民立刻从秦王怀抱里跳下来,冷着一张小脸就想离开。
秦王伸臂一捞将小人拽回来,咬牙切齿道,“你又要做什么?”
李世民飞快别过脸,一副“我跟你不熟"的语气,“启禀秦王,我要去找永远不会凶我的阿母。”秦王冷哼一声,
“我今日何时又凶过你了?”
“启禀秦王,阿母今日没凶过我,昨日前日也没凶过我,.…"”秦王气极反笑,伸手把孩子的小脸扳过来,“你还在记那日的仇?世民,你身为储君,出言菲薄对大秦有不世之功的威凤先生,我没治你的罪,你倒生气带着扶苏跑了?小小年纪,脾气倒大得不行.."李世民任由他捧着自己的小脸絮絮理论,全程一言不发,满脸倔强。正因为他知道所谓的威凤先生就是自己,才会一时出言不慎显得"不够尊敬对方”但秦王竟会为此凶他!
凶完还来训他,秦王以为他已经二十岁了吗?哼,这个父子反目的心心结是再也解不开了.…
他正乱糟糟地想着,却察觉身子一轻再次被对方抱到了怀中,然后,一个吻轻轻落到了他额头上。
李世民心头四处蔓延的怒火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懵然抬头,看向先前还俨然想跟他长篇大论的父亲。
秦王,竞然也会亲孩子?
这时,一道骤然变得低沉的声音落到他耳中,“可你是我的孩子,如今只有两岁,就算你错了,我也不该用那般严厉的口吻训斥你.那日确实是父王的错,父王向你道歉。”李世民憋了这么多天的泪水哗一下决堤而出,伸出小手紧紧抱住父亲的后背,呜咽道,
“其实孩儿也有错,孩儿不该为了帮威凤先生保守秘密,就对他出言不逊,伤了阿父的心.…”
秦王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诧异追问,
“你何时又见过威凤先生?”
李世民忙现编了一个故事,说那位卖书的老者就是威凤先生,对方当日叮嘱他“老朽喜爱专研奇巧淫技,却不想因此而惹人打搅隐居生活,还请小友勿要宣扬老朽名声"…
秦王听完恍然惊觉,怪不得那日孩子一听自己要为威凤先生筑台立碑,会故意说出如此鄙薄对方之言,原来他是为了阻止自己。看着怀中眼泪汪汪的孩子,他心头升起了一阵愧疚,难怪世民把这事记了这么久,确实是寡人误会他了.…
趁着秦王满心愧疚,对自己温和得不得了,李世民马上提出了两个请求:造纸一事请为五黑筑台刻碑,彰显如今的秦王不光重视法家、凡为秦国做出卓越贡献者皆能名垂青史,以鼓励更多百家人才前来秦国效力;纸张从无到有固然很难,但它现在已经横空出世,列国至多一两年必会效仿造出纸。
所以秦国现在该抓住商机大赚一笔,增设工坊大量产出成品,快人一步占领国内和列国的纸品市场。
其实有了纸,他还想在秦国设公学培养人才,但考虑到秦国马上要开启持久战争的现实,还是等统一后再说吧,眼下第一要务,是挣钱嬉人!秦王思忖一番同意了他的提议,抬手为孩子整理着额间的碎发,目光感慨万千。
这孩子,有时聪慧懂事得全然不似孩童,玲珑心智甚至远超过很多朝臣,让他难免忍不住把孩子当做成人来看待。
可有时就像这回一样,自己语气稍稍严厉些、措辞稍稍严重些,这孩子又会顷刻间变成一个真正的两岁孩童,上演哭闹撒娇耍牌.…1当个父亲还要学会察言观色,真是不容易,可谁让他是父亲呢?李世民察觉到秦王无奈的目光,立刻猜出对方的想法,冲他露齿甜甜一笑:大道理我都懂,但家,从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对吗阿父?赵国使臣一醒来就说要回去请示君王,从此一去不复返,赵国仿佛忘了要赔偿李世民这事。
但李世民并不在意他们的无礼,换句话说,赵王面对这种事情,无言的愤怒本就是人之常情,总要给人家足够的时间生生气嘛一一谁让他养出个这样不争气的儿子和孙子呢?但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咸阳宫竞收到了赵王的死讯。这时,李世民正站在树荫下举着一把精致短弓,在蒙恬的指导下拉弓引箭长箭歪歪斜斜飞出去,再次有气无力啪叽一声掉落在地。他沮丧丢掉短弓,嘟哝着“力气还是太小",才举步朝李斯走去,诧异问道,“赵王这么快就死了?”
按史载,他不但能再熬上两年,明年还会派李牧伐燕攻下阳城等地呢..现在,怎么如此迫不及待就死了?
李斯想到方才与王上的交谈,笑眯眯半蹲下身来,让自己的目光与李世民平视,
“臣听闻,赵王本就有沉疴旧疾,万万动不得怒气。可先前吕不韦接下了六国相印,小公子又提出要邺地九城,如今我秦军又陈兵赵国边境…恐怕,他是被活活气死的。”
李世民若有所思点点头,看着李斯,
“你猜,等赵国的新王一登基,是会把赵高送回来,还是把邺地九城赔给我?”
李斯面对这个智力远超常人的孩童,从不敢有半分敷衍对待,立刻认真回想了一下与赵迁吵架的过程,信誓旦旦道,“臣以为,太子若能再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