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3 / 3)

加入书签

不是姻亲这条线。

可惜姜莞在西南没有产业,不然多少也提前探听到一些,眼下只能等见了二房一家再看。

姜莞先回了陶然居。

为了见沈三她特意换了一身浅绯色鲜嫩的衣裙,衬得她比往日要柔和三分。然而这样的装束并不适合去见敌人',容易让人觉得可以轻视。姜莞五官生得大气,眉眼间比寻常姑娘家多了几分锋利和清冷,正经看人的时候一直很有威慑感。

她这样一张脸其实并不适合带细而杂的珠玉点翠头饰,容易削弱她容貌自带的气场。

换了衣装的姜莞坐到铜镜前由着满春取下头上的粉白珠翠,换上样式简单的青玉簪,正好和腰间坠着的青玉麒麟佩互相映衬。姜莞不爱香囊脂粉,就喜欢金器玉石,所以连带着素日装扮也常见它们的身影。

安寿堂内,一路风尘仆仆的二房一家正扑在白氏跟前诉说多年未见亲人的思念。

望着亲子疲惫消瘦的面庞,白氏心疼极了,同时对姜莞的怨恨更深了。当年死丫头要能拿出银钱替她儿打点,她儿何苦要在西南苦熬十年。可怜她儿才三十多岁发间就生了银丝。

白氏心口憋着一团火。

姜瑞察觉到亲母的憋屈,匆匆掩了下面开口道:“这些年未能在母亲跟前尽孝,是儿子的不是,"他话锋一转,看向一旁的姜承,似是感激道,“幸而家中还有大哥。”

姜莞过来时正好听到这句,此时安寿堂内除了她都到了。安寿堂外守门的婆子见她来了正准备进去通报却听里头突然有人道:“当年那事是莞姐儿不对。”

而听到这里的姜莞稍只是稍挑了下眉,一旁的满春就迅速制止了要进去通报的婆子。

姜家产业不多,自从白氏管理中馈后,家里的铺子田庄的产息一年不如一年,中公一直没多少闲银,以往还要贴补在外的二房,是以这安寿堂守门的婆子丫鬟拢共就两个。

再多白氏养不起。

丫鬟去沏茶去了,就剩个婆子。

满春都不用多使劲就拦住了。

姜莞堂而皇之地立在门侧,一点也不急着进去。不同于姜瑞通身的文气,姜承长了一张圆脸,眼色略浑,一身锦衣华袍堆砌无半点文人气质,倒像是外边家产颇丰的商户子。姜莞听舅舅李棠说起过,她这位便宜爹长得像她那位曾外祖父,所以从小就不得祖父姜德喜欢。

但便宜爹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父亲是看重他的,是他自己不如二弟聪慧,拖累了姜家。

为了让姜德觉得他这个长子还是有用的,姜承把富商外祖留给自己傍身的铺子和田庄,这些年陆陆续续给出去近半。姜莞两辈子头一回见到这么蠢的人,偏她明面上还得唤对方一声父亲。“莞姐儿也不小了,一直这么孩子脾性可不行。"屋内,白氏接过继子的话头,状若无意道,“今早我好心让张妈妈去了一趟陶然居,想着她二叔今天回京,让她今日就别出府了,谁曾想张妈妈话刚开了个口就被轰了出来。”一旁的姜德闻言,皱眉:“确实不像话。”下首的张妈妈得到主子的示意,也连忙点头道:“老奴当时话都没说完就被大姑娘院里的人赶了出来。”

白氏还装作关心心的样子:“也不知道莞姐儿大清早出门做什么,姑娘家还是少出府交际为好,十八九的年岁,也该考虑考虑亲事了。”主仆俩一唱一和。

“是啊。”一直安静伺候在姜承身侧的芳姨娘也柔声冲男人道,“府里可不止有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可都及笄了,这大姑娘迟迟不嫁,让底下的妹妹们可怎么办。”

五姑娘姜芙听到芳姨娘的话,秀眉皱起,有心想反驳两句,却被母亲孟玉华按下。

还不到她一个小姑娘出面的地步,孟玉华瞥了眼不知在打什么黑心算盘的一家人,正要开口,却在这时堂外突然响起一道熟悉的嗓音:“我何时嫁人,芳姨娘你怕是没那个资格操心。”姜莞踏入正堂,目光冷冷扫向众人。

“大姑娘误会妾身了。"芳姨娘眸光暗了一瞬抬起望向姜承,楚楚可怜的眼神直让姜承心疼,他眼神不满地冲着姜莞道,“芳姨娘是在关心心你,别不识好歹。”

姜莞坐到孟玉华身侧,不接他这位父亲的话,而是对依旧跪坐在白氏膝前的姜瑞,扬起嘴角,“侄女在这里恭喜二叔,在外苦熬多年终于能回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