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批发(2 / 4)

加入书签

下的牛腿分了一块有两斤的肉,提给了刘玉城:“拿回去给你」妈。”

刘玉城虽然嘴碎,可是也是很有规矩的孩子,一看这个牛肉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小桑姐,这个我不能要,这可是牛肉啊!我要是带回去我爸我妈不打断了我的狗腿!”

桑瑜却执意塞给了他:“这是我孝敬我师傅师母的,你就是起到一个跑腿的作用,你再这里瞎担心什么。”

刘玉城最后只能收下了,不过他心里忐忑,站在那里看着桑瑜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小桑姐,今天的事儿……”“走吧。”桑瑜收好了东西,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打断了刘玉城黏黏糊糊的自省。

刘玉城吓了一跳:“姐,你还是生气了吗?你是不是不要我了?”他知道,虽然桑瑜说以后把分给几个大姨大妈来卖,看起来大家都开心,事实上,小桑姐是吃亏的。

二百斤菜,一斤少五分,那就少了十块钱啊!光是想想这个一天十块钱的亏空,刘玉城的心都快疼得滴血了,现在桑瑜不但没有怪他,还请他吃牛肉,甚至还让他带牛肉回去,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不要瞎想,我带你去个地方。”

桑瑜骑着自行车,刘玉城只能坐在后座上,但是后座上还架着两个大筐,所以他的两条腿就只能塞到筐里面,看起来滑稽得不得了。这也就算了,桑瑜骑车还快,特别是下坡的时候,更是放开刹车刷刷刷的就下去,吓得刘玉城哇哇哇大叫,甚至把要去什么地方都忘记问了。一直到了桑瑜带着他直接进了四平乡,到了村口一家看起来穷得连围墙都修不起的农户家才停了下来。

“行了,到了。”

桑瑜示意刘玉城下车,刘玉城颤巍巍的从自行车上下来,只觉得头晕目眩。其实他骑车也挺快的,可是自己骑得快,跟做人家的车挺快那是两个概念,他现在就只有一种人已经到了,但是他的魂还没有归位的感觉。缓了好一会儿,刘玉城才晕乎乎的跟着桑瑜走进了这家农户,而一直到他看见桑瑜跟农户家的人用流利的当地话聊起天来,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他,他这是到哪了?

桑瑜指着看懵懵懂懂的站在院子里的刘玉城对着冯美华说:“就是他,以后我只来拉早上的菜,后面的菜都是他来拉,现在我还不确定要来拉几趟,先暂定一趟吧。”

冯美华看了看刘玉城那个傻眉傻眼的样子,有点不放心心的问桑瑜:“这个娃儿咋个看起来哈戳戳的?他算得清帐不?”桑瑜笑得前仰后合,点头:“这个你放心,他是高中毕业,算点小帐没有问题。”

冯美华这才放心下来,桑瑜又说:“但是这个买菜的钱我得第二天早上来拉菜的时候才付给你,你觉得可以不?”

现在桑瑜拉冯美华这里拉菜,是拉多少付多少,就是当场结算,如果以后是刘玉城来,那么这个帐就只能记下来,第二天早上来一起付。这对于做小本生意的人来说就是压一天的帐,其实没有什么,可是对于冯美华他们来说,则不一样,他们是跟其他的农民手里拿菜,桑瑜怕他们没有钱来垫这些菜钱,弄得他们捉襟见肘,那么生意就不好做了。所以,在她改变付款方式的时候,她是一定要问问冯美华的。本来桑瑜以为这事儿对于冯美华来说应该是个难事,她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如果冯美华有困难的话,她就先垫付这个钱。却没有想到,冯美华毫不犹豫的点头:“没问题,第二天结就第二天结。”这个时候桑瑜才知道,冯美华跟其他农民并不是当下结账,而是桑瑜付钱之后才结算,就算结算也是按照桑瑜实际拿走的菜结算,太烂的菜她是会退回去的,而且这个钱一天一结,反而比她这个当天结的风险更低。桑瑜不由得对于冯美华刮目相看,她就说冯美华聪明机灵,看看,这规避风险的本事比她这个重生来的人还强。

相比起来结算方式,冯美华更关心的显然是另外一件事:“你刚刚说,现在先暂时只让他一天拉一次菜,一次拉个二百斤左右,那么你的意思是以后还要更多吗?″

这也是桑瑜今天才想到的。

零售卖菜这个事情不是个长久的事情,这点裴铮提醒过桑瑜,桑瑜自己也知道,所以她才走了赵婶子的路子,给东家属区大食堂供给一部分的菜。她其实也在不停地思考接下去要做什么,所以裴铮去C城的时候,她拿钱给了他,让他带些东西回来,既是为了挣一笔,也是为了探探路,看看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想到自己要做什么。

而今天刘玉城和几个大姨大妈争执的事情反而是给她了一个爆栗子,可以说一下子就让她醍醐灌顶,找到了一条新的路。那就是批发。

其实大姨大妈们说得没有错,刘玉城一个大小伙子天天在小广场上卖菜,一卖一天,确实扎眼睛,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厌烦了、不干了,到那个时候,自己的摊子说不定要断档。

可是走批发的话就不一样了。

每天几乎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把菜给销售出去,而且数量更多,更重要的是,她把菜给分出去了,有钱大家挣的话,不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还能吸引来更多的顾客,甚至还会有更多的人的来批发,渐渐的,这市场不就做起来了吗?当然,现在想以后得市场还太遥远,对于桑瑜来说,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