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羽(2 / 3)

加入书签

小鹿的细绒。

幸会,我是倾城。

她见江步月的次数越来越多,少女的心思也敏锐地注意到,江步月来的时候,琳琅的珠花,簪得格外好看。

她察觉了琳琅的心思,可她才是倾城。

也许是那个时候,她与琳琅之间,便出现了第一丝裂痕罢。

但她只是轻轻摩挲着七杀剑上的纹路——少女情思怎比得上山河重,皇兄的江山才是该捧住的血肉。

她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朝堂局势的变化上。

九区军权逐一收归,南北边境的乱贼纷纷伏诛,端静太妃失势,镇北王失去摄政之权,被远遣边境,只留下年幼的世子在京……

桩桩件件,都预示着皇兄的皇位越来越稳固,他已然成为了北霖独当一面、令人敬畏的帝王。

最后,时间定格在了南靖三皇子与皇兄密谈后的那个夜里。

她知道,皇帝早就想动南靖,而那场密谈,恰好触了皇兄的逆鳞。

密谈具体谈了些什么,她不得而知,只记得皇兄说,三皇子威胁他将倾城公主下嫁,狂妄至极,不能再留。

皇兄还说,如今北霖局势已定,三皇子死后,南靖事务便无需她再费心操劳,她只需收剑卸甲,安心待嫁就好。

她看得懂局势,心中隐约带了些顾虑。

但她选择了相信皇兄。

也就是这毫不保留的信任,让她从此万劫不复。

皇帝,伴伴,琳琅。

这是一场,从她出生,就设好的局。

也许,琳琅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过是她的替身罢了。

那场五岁时的大火,吞噬了所有人,却唯独放过了琳琅。

来自各方势力的暗杀,目标皆是倾城公主,亦非琳琅。

琳琅就这样寄生在她的血骨之上,安静生长,悄无声息。

琳琅,才是皇帝真正想要保护的人。

琳琅知道她的所有的喜好,习惯,甚至是起心,动念。

琳琅就这样看着自己,坐在倾城公主的位置上,拍着胸脯说,要保护他们所有人。

然后默默地梳头、弹琴、学艺,穿着公主的衣裳,躺在至真苑华丽的大床上。

在每一个,她流血受伤、拼尽全力的深夜里,安然入睡。

直到那一夜,她坠落深渊,再也回不了至真苑。

那一刻,琳琅也终于能够摘下那颗,她用自己的血肉与青春滋养的、“倾城公主”的硕果。

原来,这才是皇帝精心呵护的,真正的倾城。

真正的倾城从来都端坐高台,她才是滋养替身的腐土。

再次见面,已是大理寺诏狱。

匆匆一眼,擦肩而过,她彻底看清了现实。

皇帝真正的疼爱,并非她曾经以为的,在她杀人后为她料理战场,给予她的那一点点所谓的关怀。

而是用她为皇帝杀过的所有人,去压迫江步月,只为了让他接下琳琅的爱。

她还知道,琳琅来到大理寺,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她的踪迹。

因为没有找到她,所以那一层诏狱里的人,都成了琳琅泄愤的对象。

无一幸免,包括孟嬷嬷。

曾经琳琅替她梳的每一次头,端过的每一次茶水,原来,都是对她这一生的怜悯。

短短十五年,她活过的,倾城公主的一生。

琳琅,已经收回去了。

收回了她的兄长,她的宠爱,她的地位,她即将到来的安稳,和她所有的人生。

她恨。

她恨皇帝的背叛,恨伴伴的狠心,恨琳琅的虚伪。

恨这些人,让她在握剑回眸的瞬间,才惊觉自己曾拼尽全力护在身后、发誓要守护的人和事,竟都化作了将她拖入万丈深渊的致命绞索。

那年春寒料峭,梨花糕滚落尘土。

柳絮飘起的时候,琳琅正被奶娘牵进她命运里的褶皱。

从此珠钗分她一半,锦被同眠,却不知自己才是要被牺牲的那一个。

原来被爱,不过大梦一场。

可最恨不是大梦初醒,而是明明她不争了,他们却还是容不下她。

甚至她在黑暗里重新觅得的,孟沉璧的一丝温暖,都要碾碎。

连不争不抢也被褫夺。

她如何不恨。

没有这这刻骨的恨,她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活着。

世事翻覆,日夜变换,她算尽了所有可能,终于能在这接踵而至的杀局里,苟活下来。

天亮了。

顾清澄睁开眼,望向皇城的方向。

天光似剑,斩尽迷瘴。

她微笑着伸出手,虚空一握,仿佛那柄伴她浴血的七杀剑,重归掌心。

七杀照命,非王侯将相不可镇——

倘若不容她不争不抢,那便斩尽这十五载荒唐。

她曾缠绵发过愿,只要皇兄的江山永固,倾城的岁岁长安。

荣华皆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现在,她不要了。

不要珠翠,不要封号。

她要——

她要剑鸣裂云时,这宫阙玉阶为她寸寸结霜。

她要血溅宫墙时,以利刃刺破龙袍之下无人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