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阵(万更)(3 / 7)

加入书签

亮灯火:

“肖威老来得子,最听不得锦程二字。”

“你明天,拿上吾的名煤,去肖府演一出苦肉计。”“就说,肖锦程曾经欠我一个彩头,如今要借他父亲三千轻骑抵债,请肖节度使出兵剿匪,救边境百姓。”

黄涛的眼神闪烁:“殿下,肖节度使不是傻子,他一定知道是您在借刀。”“您怕镇北王出手后,大战爆发,您在北霖自身难保。”“他若拒绝……”

江步月颔首:“我要的就是他拒绝。”

“你大闹肖府,让整个都城都知道,质子自身难保,求肖威给条生路。”黄涛声线逐渐凝重:

“殿下,肖威对您本就不同意放您归国,如今他的独子之死又与您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

“如此,他断然不会出手了。”

“您怎么办……真要遂了五殿下的愿么。”黄涛的声音有些颤抖。

“自然要如皇弟的愿。“江步月嘴角挂了一丝冷意。烛火在他转身时明灭不定。

黄涛觉得,突然看不透身边这位朝夕相处的殿下了。江步月只是轻笑:

“他想要吾困死北霖,吾便送他个名正言顺。”“不过老五的脑子,确实比三哥差了些。”黄涛不解:"殿下,为何如此说?”

“他以为阻止我回南靖,便能守住自己的地位。”黄涛的眼里浮现了几分震惊之色:

他望着殿下背影,忽然意识到这不是退让,而是以身为饵的赌局。“您一直不愿意回去,是……

“我五岁来北霖,早就把北霖的都城,看做自己的家乡。”烛火噼啪响了一下,方才在江步月指间消失的火焰,出现在了他的眼底。“三哥聪明,想亲自来北霖一探究竞。”

“可惜,他死了。”

笑意在他嘴角消失。

江步月的手指,轻轻攀上了放在桌上的那一册书卷。“原本,以身入局,我尚有三分犹豫。”

他将顾清澄的答案展开,丢给黄涛。

“小七这把刀,尚未开刃,便能割肉。”

黄涛接过书卷,眼神上下扫过,一颗心不由得突突直跳,几欲跳出喉咙。“殿下,这……

“以武止戈……以《大武》论上天之仁德……“于庆典行兵戎之事……

“殿下,这答卷,与我南靖先祖的开国理念,竞毫无二致!”“这小七,怎能如此狂妄!”

江步月接回书卷,眼前浮现了那张冷漠倔强的脸。“我倒是觉得,这和她的性格很像。”

他的嘴角只是泛起了轻微的笑意,却终究被眼底的深邃盖过:“书院唱榜前,所有答案都会交由皇宫,待陛下批阅落印。”“你说小七,能不能过了陛下那一关?”

“或者,换句话来说。”

“镇北王出兵剿匪,消息估计和这尚兵崇武的考卷一同递到皇宫,陛下,能不能过了止戈这一关?”

“北霖的少年帝王,尚不及弱冠,便以为自己坐稳了皇位。”“他敢不敢让书院把小七的策论公布示众?”“他敢不敢……”

一炷乌木香燃尽。

“让镇北王,真拥了那兵权?”

黄涛心中已如明镜。

殿下执意要镇北王出兵剿匪,为的是让剿匪捷报,与书院魁首崇兵尚武的策论,同时震动京城。

殿下看得透彻,北霖皇帝所谓“止戈为武“的治国纲领,不过是制衡镇北王兵权的幌子。

若书院认可了崇兵尚武的策论,若剿匪大胜振奋民·.……北霖陛下,还有什么理由阻止镇北王出兵?原来他家殿下的野心,从来不是回南靖参与政斗。而是要在北霖朝堂,与当今圣上正面交锋。或许镇北王,早就站在了殿下这边…

殿下才是最清醒,最精于算计的赌徒。

他赌书院魁首的尚武策论会触怒龙颜,赌北霖皇帝不敢放任镇北王拥兵边境。

若赌赢了,背后的交易与玄机,黄涛难以参透,但镇北王必然暗中倒向殿下。

若殿下赌输了,小七的答卷被碾碎,镇北王按兵不动,殿下仍可按原定的和亲放归之策,继续做制衡的棋子。

他不敢细想,却突然抬头道:

“殿下,此计虽妙,唯有小七……”

“北霖皇帝,断不容她。”

他没想到,那个写“以武止戈"的小七,竟成了撬动殿下整个棋盘的支点。江步月的眼神却冷漠至极:

“这是她唯一能发挥的价值。”

“你以为,凭这份策论,书院真能容她?”“拥她为榜首,再培养一名南靖的先祖么。”他顿了顿,语气却稍微缓和:

“她自己选的死路,怨不得谁。”

“书院容不下她,但会保她一条命。”

黄涛忍不住道:“若我们置身事外,她或许能全身而退。“言下之意,是殿下刻意激化矛盾,将小七推向风口浪尖。小七,在劫难逃。

“吾是质子,自身难保。”

江步月淡淡道。

“等到她成为七杀,我早就死了。”

“借她这把钝刀,磨我想杀的人。”

“如此,倒也不负我与她之间的约定。”

窗外骤起夜风,几乎要将屋内的灯火吹灭。黄涛望着明灭复生的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