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启蒙(1 / 2)
咸阳宫。
不是牛?那能格的物,就是犁。
扶苏面前,放着一柄犁,他已经从格物中摸到一些诀窍。
叔孙通看着宫殿里一副怪异的模样,好奇问道:“公子,这是在做什么呢?”
“从这柄犁身上,寻找惊不能耕地的道理。”扶苏眼里满是坚定。
他已经儒家学说上,找到一点实际运用的方向,而非书上传统儒家嘴上说的之乎者也。
廷尉的老师是荀子。
法家却做了许多务实的事,似乎也是这样的道理。
此时说挑拨的话必然会让公子不喜,叔孙通拉着扶苏的手说道:“荀子中也有关于农事的道理,我对荀子的道理钻研很深,我说给公子听吧!”
扶苏没有说话,似乎进入了深思的状态。
吵醒扶苏的,不是身边侍从走动的声音,而是宫里叮叮叮清脆的声音。
“什么事如此吵闹呢?”
身后的工匠,放下手中的工具,眼里满是恭肃。
“这是在做什么?”扶苏来到他们面前。
“禀公子,我们奉命凿绘墙壁上的花纹。”
光滑的墙壁上,被凿出坑坑洼洼的纹,像是一副戏图,他已经格物中获得一些思考,扶苏走上前,接过工匠手里的工具。
这个工具叫凿。
凿能在坚硬的墙壁上留下痕迹。
同样的道理,
若把它换成犁,也能凿开坚硬的土地。
扶苏转过头,看向停在宫殿大门的单辕马车,辕是弯曲的,若将辕替换犁上的横杠,便能将两头牛换成一头牛。
“能请你们当中最好的工匠来见我吗?”
“我就是。”
一个穿着褐衣,黝黑瘦弱的工匠来到扶苏面前,听完扶苏的话后,愣住了。
“先生,叔孙先生请您到长公子的宫殿。”
叔孙通找我作什么?
陈远青来到宫殿时,曲辕犁诞生了!用的是的单辕马车的辕,再加上工匠的凿器。
“公子何必要为难工匠呢!”叔孙通哀求说道。
扶苏眼里满是坚定,既然咸阳宫中工匠不擅长,那就去渭水南岸,那里聚集天下最精湛的工匠。
陈远青还不知道发生事情的始末。
就被扶苏拉上马车。
陈远青和扶苏坐上马车离开咸阳城。
渭水南岸,炉火熊熊燃烧,融化的铁水,匠人搬运取之不竭的木料。这里的炉火永远在熊熊燃烧,渭水的河水多是被蒸干。
“五百主奋见过长公子!”奋抱拳。
扶苏作揖:“扶苏想做一件器具,请帮忙。”
听完扶苏的吩咐,奋找来营地里最好的十个工匠,按扶苏的吩咐,做出一把曲辕犁。
牵来几头耕牛,
又从附近的亭找来几个庶民,叫他们耕地。”
陈远青和扶苏站在田埂上。
战国时,犁头舌形,不易转弯,起土不易,已经有用铁铸造的犁,两头牛拉着。那个叫卫的庶民扶着曲辕犁,耕田亩越多,差距逐渐拉大。
叔孙通眼里满是惊讶。
“公子现在还是继续格的。”陈远青说道。
“不知此间奥秘也。”叔孙通皱眉。
没理会他,陈远青说道:“公子看,卫每走十步就要将犁抬起来,这是土陷在犁里不能动弹的缘故啊,若泥自己翻出来呢,若把犁改成曲面呢?”
工匠将犁改为曲面,果然快了近一倍。
若秦的百姓,能用曲辕犁,代替二牛抬杠式的犁,生产效率或许会提升一大截。
………
“到哪里了?”
秦始皇缓缓开口,马车隆隆前行,远处是起伏无垠的苍翠山峦。
“禀陛下,快到陇西了。”赵高轻声回答。
陇西是秦的老根,匈奴羌无从这里下口,从秦的先祖开始就与戎狄打仗,阻挡了狄戎入主中原,秦国的骑兵也在交战中变得越来越强。
陇西山川纵横交织,起伏不定的山地,围绕着盆地一般的大小草原,大秦在陇西布置有兵马,陇西是抵抗匈奴的第一道防线。
秦始皇要巡视陇西,不使军心涣散。
“陛下,今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