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犒赏(1 / 2)
史禄跪伏在地上。
历来治水,在先秦是有很高的功劳的,主要帝王都知道能一水三用,一是行军,方便大军行船运送辎重,二是经济,方便商货运输和百姓出行,三是农业,可以方便农业灌溉。
“朕赐你爵三级,田七顷,加俸六百石。”始皇帝缓缓开口说道。
史禄一副有苦难言的样子。
“怎么?”
“臣是楚国的午氏一族,原本是楚国伍氏一支,因为洞庭水的水患频繁,臣和家人从小居无定所,所以臣幼年时,刻苦学习水势的道理,入南墨求学,专门专研治水的学问。”
始皇帝缓缓点头:“朕听说,揭阳还却一个县令,你去吧。”
“谢陛下!”
史禄微微躬身。
陛下懂了。
像他这样只会治水的人,留在朝中是没有什么用的,还不如到地方上去。
王婉很欣赏建立功业的人:“禄啊,你来晚了,建立这样的功业怎么能缺席蜡祭宴这样的盛事呢!”
“不晚,能和陛下、和王公这样的人同饮,还有什么遗憾的!”史禄微微屈身。
陈远青坐在远处。
看着这一切。
博士宫的淳于越和几个热衷于评论的博士,想起身发言,被叔孙通拉住制止了。
………
青铜马车发出沉闷的声音停下来。
辛胜下了马车。
望了一眼眼前的廷尉府,廷尉府固然是指衙门,然而眼前的廷尉府却是说李斯的家。
向来人说明身分。
大步地走进去。
和秦士人家中栽种桑树不同,李斯家里种的是竹子,石碓旁、连廊的拐角、甚至是庭院的水井的边上,到处都是竹子。
穿过弯弯绕绕的廊道,来到院后的书房。
这里的窗和门,都比其他房舍宽得多、大得多,光线很好。
李斯正坐在矮案前,先前上面放的书具被撤去,换成两碗茶。
“将军无恙!”
辛胜走进来。
李斯抬首看了他一眼,伸手示意矮案对面的位置。
辛胜坐下来说道:
“廷尉,我想出征西越!”
“西瓯和雒越,他们的祖先是京蛮族和黎蛮族的先民,东越之地,是禹族先民建立的古国,他们耕种,知道廉耻,所以上将军当年就攻占了东越,唯独遗留野蛮无礼的西瓯。”
“东越大败后,剩余越人逃遁进入西越的地域,兵马五万,拥立译吁宋为首领。”
“译吁宋被斩杀后,立桀骏为首领,桀骏擅长利用地形,日间蛰伏,夜晚偷袭,使大军进入西瓯艰难,将士伏尸流血。”
“现在大军驻扎在越城岭和萌渚岭,等待进攻的号令。”
“我出兵一定能击溃他们!”
“请廷尉举荐我!”
王贲灭了魏国、燕国、赵国和齐国,再平定百越,举朝上下都没有人能比得上王贲的功劳。
“将军说的事,我听到了。”
李斯良久之后才说道:“将军为何觉得自己能战胜王贲呢?”
……
咸阳城的旌市。
摊位前摆放着白花花的蚕茧,再往前走是各种手工制品,铜器、铁器、瓦器。
一个甲士手里紧紧地握着一个竹筒,穿过旌市,对道路已经很熟悉了。
抄近道,绕过很多街巷,来到一处人烟僻静的门庭前。
抬起手。
笃笃笃敲三下。
就知道阿父一定会托人来信的!
陈远青提起一袋早已准备好的蒸饼,秦律有通钱罪,通一钱者,罚为城旦,给些干粮和水不算。
打开门。
“都尉托小人送回的。”
“还有其他话,要带给我吗?”
“没有。”甲士犹豫片刻,说道:“都尉在百越…过得不算好。”
陈远青注意到甲士称谓的变化。
看来阿父已经升至都尉。
哪怕在百越过得极苦,也是报喜不报优,有苦也不会轻易说出来。
像阿父的为人。
阿父想建立自己的功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