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始皇归来(1 / 2)
从扶苏的宫殿回来,
陈远青在廊下看书,准确的说,是看家里种粮食的账目。
一亩的亩产是一石,种的粟和菽,
这两种作物收成很高。
除此之外,陈府拥有的田产,还有七十亩闲置的宅地,按秦律,宅地只能用来建造庭院和宅邸,所以一直闲置着。
仆从喜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庶人梁。
梁在陈远青的府上有十一年,商鞅变法时,秦国使用授田制分给黔首耕种,仆从梁是楚国人,六国征战时逃入秦国,并没有获得土地。
仆从梁微微躬身,说道:“公子,小人在漆地分到了公田,以后就不来公子府上了。”
漆地是京畿下辖的县。
内史腾免除了他的徭役。
陈远青看着他。
能在府上服役十年以上的庶人,大多精通农事,知道时令,这样的庶人离开是可惜的。
他微微点点头。
张苍沿着廊道走进来,看了一眼走出去的仆从,来到矮案前跽坐下来。
“先生吃了吗?”
“身体无恙吗?”
“这样新鲜的牛肉,怎么不用来孝敬母?”坐下来的时候,陈远青看到张苍手里提着肉。
张苍把肉放在矮案上,憨厚挠了挠头:“先生帮我清算出咸阳城的田亩,我怎么能不感激?”
“有受伤的牛送到内史府,我请内史府的属吏切了一块。”
把肉拿下去,仆从喜端着炙烤好的牛肉上来,倒上两碗茶,一人一碗,推到张苍和陈远青面前。
张苍说道:“我听说,先生让内史腾用绳子代替秦尺,苍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方法?”
陈远青看到他怀里抱着一卷竹简,于是问道:
“你在看什么?”
张苍把怀里的竹简拿出来,在地上摊开,果然是九数。
“还在钻研圆的积里吗?”
“嗯!”
“苍啊,先前说的是方田,你知道栗米吗?”
“栗米?”张苍问道。
“栗米率五十,稻、栗、脾之间也有一个数,可以像栗米一样,使稻化成米。”
“稻率六十、粝米三十、豉六十。”
栗米,是九章的第二个数。
它当初被创造,是用于谷物粮食的折换,用于交易和流通。
张苍问道:“先生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其实张苍自秦汉起,一直在修补九数,陈远青说道:
“我问你,今有栗十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六斗。”
不愧是精通算术的啊,这么快就算出来了,陈远青继续说道:“今有稻米十斗,得米六斗,问率几何?”
对啊!
如果栗米知道,得到粝米知道,率是如何知道的;如果稻知道,米知道,率如何得出来的。
张苍看着手中的竹简,说道:“所以率是六十。”
“是这样。”
张苍有些得意。
陈远青说了一个比较难的。
“稻十斗,粟率六十,粟率五十,问得粝米几何?”
这题里,只有粟和稻的比例,粟和粝米的比例,没有稻换粝米的比例,所以要问稻换粝米多少。
答案是能换八斗粝米。
张苍想了想,这是不简单的,秦人常常用栗米换算其他的谷物,或者先换算成秦币,
却很少用其他谷物之间相互换算。
陈远青继续说道:“并不是栗米如此,金石一石,得金一斤,问率几何?”
先生果然知道啊。
“先生,这是什么道理呢?”
“率,是金,除以金石之数。”
“先生是怎么推演出来的?”
张苍看向廊道的尽头、陈远青的书房,虽然先生总说书房中没有经籍,可他总想进去看看。
“苍啊,能推演出来?”陈远青问道。
用稻米除以粟米,所得的数就是率。
这就是它们之间的道理。
栗米,确实比方田难,主要是不好进行直观的计算。
张苍想了想,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