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拜访鲍白令之(1 / 2)

加入书签

鲍白令之的缺点,

就是太思念故国,

大秦有很多这样的人。

“当初齐威王励精图治,以邹忌为相,任用兵圣孙膑作为军师,清理官场的弊政,使齐国的政治焕然一新,为齐国积累很深的基业。”

鲍白令之缓缓开口。

“齐王不听即墨的告诫,把阿城、甄城的百万人聚集起来,收复失地,最后使国家灭亡,齐王失国,皆因听从后胜的缘故。”

鲍白令之的名声很高,在齐国时就曾担任博士,比自己要高得多,朝廷用对待孔鲋的礼仪来对待他。

陈远青说道:“鲍白先生为什么要和小子说故国的事?”

廊道中,庭院中,晾晒着很多木牍片。

刮干净后,就能用来写政令,稍微好一点的叫方,这些都是鲍白令之写政令的东西。

鲍白令之端起茶碗:

“我在齐国时,曾极力去劝阻这件事。”

“后来发现,如果君王不是君王,哪怕臣子如何想改变,也是很难的。”

“制度、礼仪和法令很多都不能实现。”

“我想改变天下格局!”

陈远青想了想:“鲍白先生不如像廷尉那样,专研律令。”

“为何?”

“我听说,鲍白先生很有才学,曾经以博士的身份在齐国社稷学宫,向荀子学习礼法结合、天人相分,这些都是对于治理天下很有用的治式。”

陈远青微微拱手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公听听如何?”

“你说。”

“公想要实现政令。”

“留在咸阳城,是没有用处的。”

陈远青一边说,跽坐在矮案前的鲍白令之听着。

“依照秦律,担任县令,需要学习律法。”

“凭先生的爵位,可以到郡县,担任县令和县丞那样的官职。”

“那里,才是先生能实现治式的地方啊!”

鲍白令之眼底陷入沉思之中。

“若离开咸阳……”

“若先生的治式对国家有用,您一定会再回到咸阳的!”

就事而论,博士宫七十三位博士,留在博士宫中都没有受到重用。

陈远青起身,离席,穿好鞋:“鲍白先生告辞!”

鲍白令之离席相送:“告辞!”

等到陈远青沿着廊道离去,

诸生暨上前收拾茶碗,

到了午食的时候,庭院里的一切,仍和陈远青离开时一样,诸生上前:

“公在想什么?”

鲍白令之跽坐在廊下,看着窗前的桑树出神,“是否要离开咸阳。”

诸生暨说道:

“到了地方担任县令,需要丈量刑罚,计算徭役,征发兵役,所做的事情和博士宫完全不同,离开咸阳之后之后,通常会在官职上老死,很难再回咸阳。”

“如果留在咸阳的话,您的政令很容易能够上传,哪怕是仆射不呈递,您也能亲自见到君上。”

“公为什么要离开?”

鲍白令之沉默不语,士人都想将自己的治式实施到郡县,真正做到的人,只有李斯,我和李斯的区别,他拜入荀子门下时,曾经在齐楚国当过小吏。

“那笔来!”

公就是太容易轻信别人的话。

诸生暨摇摇头,拿来笔。

等写完之后。

“请随我入宫!”

鲍白令之坐上马车,沿着廊道来到博士宫,进殿门就看见陈远青跽坐在矮案前。

“公是来催促我递呈政令的吗?”

陈远青的矮案旁边,还放着鲍白令之的两箩筐竹简。

鲍白令之摇摇头。

“不是。”

这是想清楚了,荀子虽然曾经在稷下学宫斥驳孟子,提出礼法结合,但是并没有被齐王采纳,转而回到兰陵著书。

陈远青说道:“公亲自呈递给丞相吧。”

鲍白令之点点头,出了咸阳宫,乘坐马车来到丞相府,沿着廊道走到正堂,进门就看到矮案前查阅疏奏的王绾,躬身行礼:

“拜见王公!”

王绾微微抬起头:“鲍白博士来了,请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