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行刺(1 / 2)
通武侯府。
廊道下,能感觉到有风穿过堂前。
王离手里握着小刀,把拓木削尖,把箭镞磨尖,然后安装在箭杆上,灌上水牛角胶。
这样做出来的箭,可承受三百斤力而不断裂。
最后,插上羽毛。
矮案上,已经有十几支这样的箭矢。
跽坐在芦席上的涉婴,注视着王离手里的动作,询问道:“能与君上共同巡狩,这样的优待很难得到,王家是咸阳最有名望的公卿大族,公子身份和任子的公卿子弟不同,真的不去请教主父吗?”
王离闻言并不回答。
继续削着箭矢,然后站起来,面向庭院,拉开弓,对着庭院中那一枚悬挂的秦币射去,箭镞威力很大。
一箭,射碎了悬挂的铜钱。
王离点点头,放下弓。
在廊道下跽坐下来,看向对面的涉婴,问道:“先秦的时候,武将任用是通过推铎的制度吗?”
涉婴点头:“公子还小,不知道先秦时的事,周天子时以世卿世禄为主,以推铎为补充,到了昭襄王的时候,避免胡乱举荐贻害国家,采用保举,这样的制度一直在秦流传下来。”
“秦但凡能率领十万大军的将军,都是受举荐到君上面前。”
王离开始擦拭弓箭:“涉婴,我阿父是谁举荐给君上的?”
“老侯爷。”
涉婴想了想,说道:“仆认为,公子也不必全然听从陈远青的话,可以效仿主父,到边陲带领兵马,再由主父举荐!”
王离放下弓:“我要向君上举荐自己。”
涉婴喉结滚动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想了想,抱起竹简来到宽阔的正堂。
宽阔的廊下,主父正坐在矮案前看书。
涉婴微微躬身:
“拜见主父!”
“怎么了?”
紧接着,涉婴把怀里抱着的竹简呈递上来。
“这些是公子近来抄录的《尉缭子》!”
这些都是涉婴抄录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王贲闻言头也不抬:“知道了。”
涉婴低着头:“主父,不知道您是否听说,君上要向东边巡狩?公子作为郎将陪同,仆劝说公子来向您请教,公子说要自己向君上举荐。”
说完之后,良久不见主父回应。
涉婴缓缓抬起头。
王贲卷了卷手里的兵书,“让他去吧。”
……
第二天清晨。
咸阳直道上站满巡狩的车队和公卿,哪怕直道宽五十米,也有一种挤满人的感觉。
凭借多次巡狩的经验,朝廷的准备很充足,前方是骑着马的秦锐士,王离在此列中,中间是三十驾豪华的车辇,车辇中,有一辆六马王车,再后面是随同公卿大臣,车队最后是持戟的步卒锐士大军。
公卿分列直道两侧,躬身送行。
王离骑着马,背负一把弓,手持戟,来到躬身陈远青面前:
“我走了!”
陈远青想了想:“公保重!”
王离轻微拉动缰绳,回到车队的前列,这里有锐士千人。
这时候,车队的中间,一辆华丽的王车。
厢内,矮案堆砌满竹简。
始皇帝眼底严肃,手中握着一支竹笔,眼睛余光不瞥别处,全然在竹简上,车外传来李斯的声音:
“君上,公卿皆已备矣!”
“启程。”
发轫!
骑郎中将骑着马,飞奔掠过车队边沿,传递王令。
王离的骑术很好,只是微微拉动缰绳,动动脚,就能让战马明白他的意思。
望着渐渐远去变小的陈远青,渐渐远去的咸阳城,回过头望向前方。
直道长不知几百里,最宽处有五十步,最窄处有六步,如果这一路上都是平坦,那不是很无聊?
哪怕想摘一支野草塞进嘴里,也要考虑到身后跟随的锐士车队,以及君王的威严。
王离望着直道两侧。
自从进入咸阳城后,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咸阳。
行走半日。
谒者骑着马上前:
“传王令,暂停休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