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影视版权(2 / 2)
>
“曹桓,就等你了。”
罗力平把曹桓领进包厢,57岁的刘向峮已经坐了有一会。
“刘台,不好意思,让您和罗总久等了,我先自罚三杯。”
现在的曹桓可没有在湖南电视台副台长面前摆谱的资格。
其实不是曹桓来晚了,是罗力平、刘向峮来得早。
吃饭的地方就在怀柔影视基地附近不像曹桓必须大老远地开车过来。
眼看曹桓就要满上三杯酒,刘向峮劝道:
“意思一下,喝一杯就行。”
今天见面可是有事情要谈,哪能还没上桌就把人灌醉。
罗力平也帮着劝,曹桓这才顺着他们的话,只喝了一杯。
入座后,是刘向峮找的话题:
“我听罗总说,小曹也是湖南人?”
“是的,和刘台是长沙老乡。”
刘向峮虽然出生在安徽,但82年就调到了湖南电视台,户口也早就迁到了长沙。
有了这一层关系,双方距离拉近了不少。
又是一番寒暄过后,刘向峮主动和曹桓、罗力平聊起了《小时光》,他对这部剧很感兴趣:
“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让我看一看剧本吗?”
“当然没问题。”
罗力平早有准备,他从包里拿出《小时光》的分镜剧本,交到刘向峮的手上。
“你们先吃,不用管我。”
刘向峮招呼一声,便专注的翻看起来。
许久,在曹桓、罗力平的耐心等待下,他终于合上了剧本,说道:
“剧本写的好,汪骏这分镜头也画的不错,实不相瞒,我很看好这个项目,不如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们谈一谈《小时光》在湖南的试播,看看能否达成一个口头协议。”
曹桓看了罗力平一眼,他从老罗的脸上看到了喜色。
不过,既然只是口头协议,哪怕价格谈得再怎么高,真想落到纸面上,签署正式合同,还是要看《小时光》的成片质量。
如果制作粗糙,那么口头协议就只会停留在口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