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想法和技法(2 / 2)
当然,代价是郝如随后爆出一大批所谓的黑料,使得‘赵丽影滚出娱乐圈’的呼声一时间甚嚣尘上,遭遇全网黑。
......
当天下午,刘施施带着桃子飞去了上海,而曹桓也得以专心绘制分镜头剧本。
10月6日,已经完成了分镜头剧本的曹桓赶回工作室,他要参与一场面试。
这段时间,王然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名义上说,王然只是曹桓的经济人,实则,她扮演了大管家的角色。
不仅要为曹桓接洽商务合作,而且在曹桓进组拍戏期间,还得帮他看着工作室的一大家子。
曹桓的那句王姐可不是白叫的。
早在经历了那次罗力平和刘向峮的谈判后,曹桓就决心今后要自己主控项目,因此,旗下就不能少了一支制作团队。
招聘的事情,自然由王然替他联系人。
众所周知,一支制作团队中,导演属于绝对核心。
在曹桓看来,一个优秀的导演,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两点:‘想法’和‘技法’。
‘想法’,也就是画分镜。
导演在拿到剧本后,通过阅读文字,脑子里要有画面感,能够将脑子里的画面感呈现在纸上。
说到底,分镜头剧本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有了大厦蓝图,才能按图施工。
至于‘技法’,也就是拍摄手法,相当于是建筑大厦的施工队。
如果没有蓝图,施工队也只能抓瞎。
当然,蓝图画的再好,也需要施工队出马,才能建起一座摩天大楼。
拍摄《小美好》和《小时光》时,曹桓之所以不拿出分镜,是因为他不能挑战汪骏作为导演的权威。
同时,他也信任汪骏的能力。
曹桓如今自己画分镜头,自然是想要跨界当导演。
他没有当导演的天赋,但曹桓有照猫画虎的本事,能够按照记忆里的原剧,捣鼓分镜头剧本,相当于是有了‘想法’。
可他半路出家,不懂怎么拍摄,并不具备‘技法。’
因此,作为导演的曹桓,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工具人,也就是执行导演,实际负责现场的拍摄工作。
今天赶回工作室,就是为了面试一位他心仪已久的顶级工具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