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聪明人,不太好糊弄(1 / 2)

加入书签

蒋琬笑了笑:

“吕岱,你莫要不信,说服陛下、丞相改北伐为南征,确实是军师一人之力,乃至于是如今整个战略战术布局,也都全都是军师之谋。”

吕岱身子微微一颤,眼神之中闪过异常,认真的打量起了诸葛瞻来。

事已至此,蒋琬没有必要骗他。

但是从诸葛瞻的样貌来看,才十岁左右。

这不能。

难道是那种矮小人。

一定是如此,不然很难以解释。

“你们莫不是以为此计有多高超吧,殊不知唇亡齿寒之理。”

吕岱露出一丝嘲笑之意,对着诸葛瞻摇了摇头:“蜀中还真是鼠目寸光之人,自以为是,此举只不过是自取灭亡。”

诸葛瞻却不以为意:“取南地而立基,谋强再图北,有何不可。”

“愚蠢至极,如今大错还未促成,你等就此罢兵,还有回旋之余地。”

吕岱神色严肃,带着几分劝诫的语气。

蜀汉伐吴,自此之后,吴蜀的矛盾就会爆发。

很可能就会相互攻伐,从而使得魏国获利。

鹬蚌相争,最强大的渔翁得利。

他忧虑不止是当前的局势,而是之后三国的关系。

以他对东吴大帝的了解,肯定是不愿吃下这个亏的。

“大错?平贼何罪之有?反倒是吕老将军,此时归汉,为时不晚。”

诸葛瞻反劝说道。

从其他人的眼光来看,他此举,就是自取灭亡。

让曹魏占得了便宜。

但是,做为后来者,他更了解,曹魏内部其实也不稳。

待到曹叡蹬脚,曹爽和司马懿互斗之时,那就是出现了机会。

就是不成,后面还有诸葛瞻的族叔诸葛诞发动的反叛。

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这就是机会。

但在这些时间还未到来之前,蜀汉需要积蓄力量,启时发动北伐。

至于孙权,他却一点都不担心。

孙权也有雄心,若是甘愿为大魏吴王,也不会在之后生出那么多的事端。

全荆州被攻下,他也会像当初蜀汉那样,不但不会发兵,反而还会要求停战。

正如吕岱说的那样,吴蜀相攻,魏国就能趁机歼灭两国。

看透了这一层后,孙权乃至是吴国之中的大臣,都不会和蜀汉死磕。

死磕的下场,就是被曹魏一一歼灭。

而对于曹魏而言,南边的局势也未发生太多的改变。

无非就是吴地变为了蜀地,但是反抗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减弱多少。

“休想!”

吕岱怒目圆睁,双眼之中猛然闪过一抹决然之色,只见他咬紧牙关,用尽身体里最后一丝残存的力量,艰难地举起了手中那柄已经有些残破的利剑。

此时此刻的吕岱,深知自己已然无法再像往昔那般,奋勇杀敌以报答孙权对他的知遇之恩。

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会有丝毫退缩之意,今日哪怕是以死报国,他也绝不可能向这群鼠辈屈膝投降!

他是吴国的王侯。

遥想当年,他不过只是一个四处漂泊流浪的流民,因难南渡,在江东之地,他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并被委以官职。

从此之后,他便追随在孙权左右,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这些年来,他率领军队先后平定了山越之乱,参与了夺取荆州三郡的战斗,更是深入南方平定交州地区。

也不曾辜负孙权的期望,为孙吴开疆扩土。

论功绩,没有几个人能在他之右了。

论官职恩德,也无人出其之右。

手臂发力,利剑向脖颈划去。

突然,只听得“铛”的一声巨响传来!一支锋利无比的长枪如闪电般疾速刺来,重重地击打在了吕岱手中紧握的利剑之上。

刹那间,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吕岱再也难以握住剑柄,那把陪伴他多年的宝剑就这样应声掉落。

“各为其主,吕老将军您的忠义实在令人钦佩,我又怎能忍心伤害您的性命呢?”

说话之人正是诸葛瞻,面对这位年事已高但依旧宁死不屈的敌国将领,即便是一向冷静沉着的他此刻心中也不禁微微一动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