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第25章第25章
在女子组本赛已经结束的时候,涂勉还在继续比赛。这是因为男子组参赛人员更多,同时男子组的定段名额会更多。最后一局结束,还需要等待成绩出来,但涂勉一直赢,所以定段是一定可以的,但要看积分来算排名。
这需要时间的,下午会公布名单。<1
其他选手在酒店着急等待,涂勉倒不急迫。今天除了林梅,涂成林和涂茵都在外面等她,不管名次如何,涂勉即将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定段棋手,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将是新的历史纪录,这无疑是一个家人想要见证的时刻。<1还没等到名次公布,涂茵简直就是迫不及耐,她想要现在就给涂勉庆祝。但林梅已经预定好了庆功宴,只等最后的成绩出来了。名单已经贴在了告示栏上,但完全尘埃落定的,是随着台上领导宣布:“1998年全国围棋段位赛定段棋手名单如下.……"< 2第一名,涂勉!
她开创了新的历史,不仅刷新了国内定段棋手的年龄纪录,还是第一个参加男子组得到第一的女棋手!
台下的记者扛着的摄像机拍下的画面不止是台上的领导,还有坐在台下的一脸平静的涂勉。
涂勉很高兴自己拿到了第一,但她在看到名单时就已经高兴过了,所以对于正式的宣布已然没有感觉。<1
获得证书的选手要上台和领导合影。
涂勉被叫到了台上的最中心,她是第一名,理应站在最中间。台上她是年龄最小的,个子也是最矮的,站在中心,颇有众星捧月的感觉。李虹拿着这张刚刚洗出来的照片,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这就是天才少女吗?
她大可以选择跟着同行一样,大肆报道她们苏市出了一个围棋天才,打破了国内纪录。
但看到女孩那一脸自信又淡定的样子,她实在是好奇,是什么让这个女孩有这样的表情,她的背后呢?会有什么故事吗?一个天才的诞生,总有其他可以挖掘的点,李虹不愿泯然众人矣,她想要做一个更特殊的报道。
做得好了,说不定就能不拘束在这小小的苏市,而是推动她们报社的名声传遍全国,这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李虹请示了主编为这个棋手做一个篇不同的报道。“自古以来,大家都向往天才事迹,甘罗、蔡文姬等年少就成名的天才直至今日也被人们反复提起。您作为主编也是知道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天才会吸引到多少目光,我们的报道也会因此卖得很好。而且也不只是利,您看最近围棋也被不少家长注意到,走职业围棋的小孩也越来越多,他们也开始注意到了其他途径也可获得成功,而涂勉将会是这个成功案例。毕竞这时候出现一个围棋天才少女,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会让更多人看到围棋,而且也能让这个女孩扬名。”
主编也很感兴趣,但她犹豫了下,“如果报道出去,年少成名也会带来困扰吧。”
李虹大手一挥,“这有什么的,既然这个女孩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定段棋手,以后肯定要走这条路的。她还是会暴露在聚光灯下的,我们这是在帮她提前适应啊。"<1
她的野心其实是掩盖不住的,但主编被她说的前景打动,批准了。李虹通过打听,知道了涂勉的围棋老师徐明的地址。她找到徐明家,正逢他和陈秋萍准备出门。听到李虹来意以后,徐明皱眉。
有记者来报道,内容也很正面,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帮助自己宣传,成为名人,尤其是对于一个棋手来说,商业价值将会更高但是,涂勉才8岁,她能适应得了吗?
但凡李虹要找的是一个成年人,徐明都会毫不犹豫答应,但是,涂勉她不是啊。
他只能和对方约定一个时间,等他和涂勉以及她的家人商量以后再给李虹答复。
李虹还不死心:“新闻讲究时效性啊,如果没有我们报道,涂勉只能在围棋界扬名。但是如果我们报道了,涂勉将会在全国扬名的,而且会带动围棋进入更多人的视线。”
她这话倒是没错,但是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涂勉自己的意愿。徐明摇头:“我会问过以后尽快答复您的。”李虹只好打道回府,但她也不甘心,在得知涂勉今年马上就要入读师大附中时,李虹眼前一亮。这是有了更多的报道点了,一个不只是在围棋上有天赋的天才,她绝对不会放弃这么好的素材。
另一边,庆祝涂勉成功定段的庆功宴上,林梅请了很多人来,在别人恭维她时,她会笑着说:“她还需要努力呢,小孩还小嘛,长大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样子呢。”
但一到涂勉面前,林梅就会说:“不要听妈妈刚才说的,刚才那人的小孩不成器,妈妈不想在别人的痛处炫耀。你是最棒的,你表现得特别好,妈妈特高兴,你是妈妈的骄傲。"<4
涂成林就不同了,别人一向他请教育儿经,他就说:“哎,我们作为家长哦,简直有时候拿这小孩没办法啊。太聪明了,让我们有时候也很无助啊,都不知道怎么教育了,还好小孩自己懂事,很争气啊。“这是纯纯在炫耀了。1除了大人,宴会上还有涂茵的同学,她叫过来一起玩,实际也是在炫耀妹妹。
她搂过涂勉,涂勉的卷发也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