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1 / 1)

加入书签

温州行宫的朝会上,青铜鹤嘴炉吐出的青烟在梁柱间蜿蜒,仿佛秦桧此刻阴郁的思绪。他盯着御座上腰杆挺直的帝王,指甲几乎要掐进象牙笏板。三日前官家在观海楼摔碎参汤的消息,此刻化作一柄悬在心头的利刃——那个怯懦的赵构,竟真的要以北伐赌上南宋的国运。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韩世忠大步流星闯进来,铠甲上的海盐结晶在晨光中闪烁。“陛下,水师已在瓯江口待命,臣请命率八千水师北上,截断金军粮道!“他的声音如洪钟,震得秦桧耳膜发疼。李世民站起身,玄色龙纹长袍扫过御案上的舆图:“朕要亲征。“

“住口!“李世民的声音如惊雷,“朕若怕死,何必在扬州行宫焚毁御舟?“他的思绪飞回贞观年间,渭水之盟时他单骑赴会的胆气,此刻在赵构的躯壳里重新苏醒。“传朕旨意:岳飞为北伐前锋,韩世忠总督水师,三日后誓师北上。“

是夜,秦桧在书房接见了金国细作。烛火摇曳中,细作递上一粒朱红药丸:“此药无色无味,混入御膳即可......“秦桧的手指悬在药丸上方,想起建炎四年在潭州,他曾用类似的手段除掉主战的枢密使。可此刻,他的手竟微微发抖。

烛火在秦桧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他忽然想起靖康之变时,自己作为礼部侍郎,在金营目睹的血腥场景:金军将领将宋朝宗室女子的头发系成串,像牵牲口般拖拽着走过汴梁街头。那时他便明白,弱国无外交,唯有保全实力才能生存。可如今,官家的疯狂北伐,分明是要将南宋仅剩的家底赌个精光。

与此同时,岳飞在军营中擦拭着铁枪。枪头的寒光映出他紧锁的眉头——方才巡营时,他发现粮草押运官竟是秦桧的亲信。“来人,将粮官拿下。“他的声音冷如坚冰,士卒们应声而动。帐外,副将牛皋匆匆赶来:“将军,秦桧派来的监军正在辕门外吵闹。“

辕门外,监军正挥舞着圣旨尖叫:“岳飞,你敢抗旨?“岳飞一枪将圣旨挑落在地,枪尖抵住监军咽喉:“贪墨军粮者死,阻挠北伐者亦死。“他的目光扫过围观的士卒,“若有人敢为秦桧卖命,这就是下场。“

温州港的水师战船正在升帆,韩世忠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海平线处翻涌的乌云。一名亲兵匆匆跑来:“将军,岸上来了一队御史,说有圣旨在身。“韩世忠冷笑一声,手按腰间佩刀:“让他们上来,老子倒要听听,秦桧又要玩什么把戏。“

御史们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下了船。韩世忠望着他们的背影,啐了一口:“秦桧老贼,老子北伐成功之日,便是你狗头落地之时。“他转身望向船舱,那里堆满了火器与强弩,眼中战意熊熊。

“陛下,秦桧求见。“黄门侍郎的通报声传来。李世民系紧甲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宣他进来。“殿门打开,秦桧踉跄着冲进来,伏地时官帽歪斜,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格外刺眼。“陛下,北伐之事万万不可......“

李世民的目光越过秦桧,望向殿外挺立的岳飞。他忽然想起玄武门之变前夜,尉迟恭也是这般浑身浴血,向他禀报李建成的阴谋。“将粮官斩首示众。“他的声音斩钉截铁,“至于阻挠北伐者......“他的眼神扫过秦桧,“朕自会一一清算。“

是夜,秦桧跪在祖宗牌位前,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形如鬼魅。他想起靖康之变时,自己在金营目睹的血腥,想起南渡后为求生存不得不屈膝的岁月。“官家,老臣这是为了大宋......“他喃喃自语,将另一粒药丸藏进袖中。

“起锚!“随着韩世忠一声令下,战船破浪前行。海风掀起李世民的披风,露出腰间的长孙皇后箭囊。他抚过箭囊上的针脚,仿佛听见妻子在耳畔低语:“二郎,此去必胜。“

北伐的船队劈开海浪,驶向未知的命运。而在暗潮涌动的南宋朝堂,秦桧的阴谋如毒蛇般悄悄蛰伏,等待着致命的一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