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往事(1 / 2)
傍晚
归鸟翩翩穿林过,余晖脉脉送斜阳。
莫道黄昏无好景,夕阳深处是故乡。
老张和老潘来到言承身旁,静静的站在那里没说什么,片刻后,言承站起身,道:“明天便离开这里,去那座闻名天下的颢景城。”
第二天,三人吃过便饭,言承把住宿钱结了,便带着老潘两人去到码头,由于昨天傍晚有艘船在这里停靠休整,所以今日大早码头上人流众多,三人好不容易买票上船,来到一个小房间里,房间并不大,只有一张床,地板上倒也勉强能睡下两人,老潘和老张也早已习惯,也不是说言承抠门,实在是今天客房紧张,腾不出多余客房,以往他们都是要两间客房,当下也没办法,只好挤一挤了。
这时言承闻到一股清香,飘忽的思绪被拉了回来,抬头左右望了望,发现自己右边一丈外站着一位女子,女子身穿白色衣裙,带着面纱,看不清模样,女子身边并无护从,只是一个人在那静静看着远方,清风轻轻吹过女子的秀发,言承竟看的有些入迷,女子似乎察觉到有目光看着她,也回头看了一眼,便看到一个男子坐在地上,单手托腮,静静的看着她,她柳眉微皱,便不再搭理那人。
言承似乎也没了兴致,回到老潘两人中间坐下,继续托着腮,看着远处的朝阳,那女子却看着这边,一旁老潘看了一眼那姑娘,朝身旁言承问道:“那姑娘好像对公子你有好感啊。”
老潘更是一头雾水,也没说什么,片刻后言承觉得无聊,便回到客房内休息,老潘也回到房内,留下老张一人在外面发呆。
言承三人下船等候去往郡城方向的客船,言承看见那白衣女子也下了船,身后还跟着一位丫鬟和五位护从,言承看着那女子点了点头,那女子也点了点头,身旁丫鬟好奇问道:“小姐认得那公子?”
丫鬟又看了一眼言承三人,喃喃道:“长得跟个黑炭似的。”相对于丫鬟和身旁的白衣女子来说,言承三人确实像刚出炉的煤炭,虽不算过分黝黑,但确实引人侧目。
丫鬟捂着头,鼓着嘴喃喃道:“不说就不说,说了他们也听不见。”
“外面人多眼杂,注意言行。”
女子带着丫鬟和护卫来到言承身前行了一礼,道:“船只可能要晚些才能来,不知公子可赏脸喝杯茶?”
“公子这边请。”说完便走在前面,言承也跟在其身旁,至于老张两人看着身旁的四个护从,也都互相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公子请便。”女子笑着点头回道。
“无妨。”
“保持风度。”言承说了一句,便朝另一家茶楼走去,三人在楼内一股脑喝了五壶茶,这才满意的走出茶楼,去向那女子所在的茶楼,店小二一脸震惊的看着离去的三人,哪有人一壶一壶喝的啊,口渴…我们可以提供清水的嘛,小二摇了摇头,继续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言承坐下,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轻轻抿了一口,率先开口道:“多谢姑娘款待,不知姑娘芳名?”
“鄙人姓言,单字一个承,承让的承。”言承双手放在茶几上笑着开口道。
见林婉宁不说话,言承看了一眼林婉宁身旁坐着的云儿,又转头看向林婉宁,道:“不知林姑娘,何处人士?”
见云儿冒出这么一句,林婉宁也一脸无奈的致歉道:“丫头不懂事,望公子见谅。”说完又轻轻的在云儿脑袋上轻轻的给了一个板栗。
“哼。”云儿气哼一句,起身走到隔壁桌坐下,留下言承和林婉宁两人在这里四目相对,林婉宁摇头苦笑道:“云儿不懂事,望公子见谅。”
林婉宁见言承一脸不在意的模样,又笑着说道:“言公子应不是本地人士吧。”
林婉宁又喝了口茶,开口说道:“言公子可是来星河游历?”
“这句话谁说来着?”言承回到林婉宁对面坐下,开口问道。
所谓三机关,便是三个的部门组合。第一个部门是“督察院,”负责监察百官,上到一品朝臣,下至九品地方官。第二个部门是“军机处,”负责情报工作。第三个部门是“择贤处,”顾名思义就是挑选贤能与考察贤能。三个部门皆受皇帝直辖,简称“三机关。”
林婉宁双手放于腹前,略带疲态道:“公子有所不知,杨首席是小女子的亲舅舅。”说完,林婉宁盯着言承的眼睛,想从那双明亮的眼眸中看出点什么,果然,林婉宁在心中感叹一声,也有些震惊。她从那双眼睛看到的是淡然与从容,虽然是刹那间的捕捉,但也足够了。
“殿下何故惊叹!”林婉宁也放低声音试探说道。
“三年前便见过殿下。”
“是的殿下,当时跟随舅舅在百花林见过殿下。”
当年言承刚满十八岁,身上还带着些稚气,在百花林里悄悄爬上一棵两丈高的树上,谁料一个不小心树枝折断,言承从一丈多高的树上掉了下来,折断的树枝枝头刚好打在一位少女的头上,少女身旁的中年男子看到掉在地上的少年,连忙上前查看,叫来侍卫将其背去看御医,这才转头看向少女,见少女两眼泛着泪光,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抽噎起来,中年男子见状安慰了一下少女,和她说了一些
↑返回顶部↑